第142页

知己难为 榉木无青 849 字 2022-11-17

“她年轻的时候没把我打下来,但是有个孩子她怎么工作?被拍到就完蛋了。”项知言轻声说:“丢到乡下最好,路又难走,谁知道她还藏的有个孩子。”

项莹其人真是屡次刷新我的三观,简直想作为一个典型人物写下来做反派。

我继续问:“那后来呢?你6岁她就接你出来了?”

项知言咽下最后一口帕尼尼,拍拍手,和我说:“那个时候她过30了,李同庸对她的兴趣就没以前那么浓,她就想起来有我这么个筹码。把我带出来,找了个寄宿制的学校丢了进去,就是伯凯私校。”

“卧槽。”我不由爆了句粗:“她有病吗?你一刚从乡下出来的小娃娃,给弄到那龙潭虎穴里?”

伯凯私校我是知道的,我自己没去读,但是身边有人读过,傅文睿都是那学校出来的。在私立学校里也算是恶名远播的,倒不是说教学质量有多差,主要是风气特别不好。阶级化特别厉害,基本就是有钱能为所欲为。

项知言笑了笑,就跟说闲话似的,又拿豆浆来喝:“她没兴趣养我,只会花钱。那些能接触到各种二代的学校,只有伯凯是砸钱就能进的。其实也还好,日子最不好过的时候也就2、3年,普通话还有仪态什么的,我都是那时候通过模仿强行练出来的,倒是方便后面艺考了。”

我简直是听得心都焦灼,没法想象他轻描淡写2、3年是个什么情况。6岁大点的孩子,那学校的风气想来也不会有什么正经的人教他这些。互联网也不像后来这么发达,各种资讯材料满天乱飞。他是怎么就给自己扭出来今天这个样子的。

项知言喝了豆浆,看我蹙着眉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又补了一句:“你知道我不吃炖鸡什么的吧。”

我点点头。

“也是那个时候落下的毛病。”他笑了:“被欺负么。其实也就那么几个套路。我每天去食堂已经没什么东西可以吃了,只有例汤。食堂的师傅四川人,不太会煲汤,那些少爷小姐每天剩下来的汤都是各种禽类炖的。”

他露出一个苦笑:“我在学校开头3年每天只有那个可以吃,实在是吃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