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公产业

罗斯君王 恐怖伊凡 2615 字 2022-11-17

弩手这个群体说实话,需要不了太多训练的,拉来一个农夫练个一个月甚至半个月就合格了,这在现在制弩行会的产量上来了的背景下尤其明显。

现在已经有些市民采购弩装备自己,甚至连匪帮之中也出现了少许拿着弩的强盗,也是因为这些拿弩强盗的出现,使得外来商人在莫斯科经商的成本也上升了一些。

毕竟以前一个铁甲武士就可以在布衣强盗里面乱杀,但是现在要是来上一弩的话,那武士也没了。

虽然说出现弩的例子很少,但出现一个就足以在这些商人之中制造恐慌了,而恐慌的直接结果就是莫斯科商业流入流出受到了影响,很多商人选择群聚之后一起上路。

虽然影响不大,但很值得重视,长此以往局势将不可收拾。

罗斯季斯拉夫三令五申过禁止弩的对外出售,并且自己出钱购买下制弩行会每月一半以上的产出。

但是流出还是难以避免,总是有商人卖弩给匪帮的,毕竟其中利润太可观了,那些匪帮意识到了弩可以给他们带来的优势,因此非常愿意花钱购买这好东西。

最后罗斯季斯拉夫只能去加强巡逻队的力量和巡逻频率,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了,不过这也的确有效,随着巡逻的加强,匪帮也安分了一些。

由于弩在民间逐渐增加,莫斯科王公也一度想过解散莫斯科弩手,但也是出于担忧失业弩手流入民间,最后他还是把这些人留了下来,而且不管怎么说,手上有着一支可以立即调集起来的弩手终究是方便的。

亲兵扩张是好事,但是随着亲兵队扩张,莫斯科政权的内部开始出现了问题,比如亲兵和亲随之间关于分家的纠纷使得莫斯科被染上了一些阴霾,但也只是阴霾而已。

是的,只是阴霾,对这样的事情,莫斯科王公的态度很简单,分家不分家什么的从来都不重要。相较之下,他更想要通过这件事来使得这两个群体更加努力的工作,胜利者会获得王公的支持,他的条件都被答应。

所以格瓦兰对此的评价是评价到了关键上了,一切都在于王公的态度,而王公的态度是由他们所提供的服务决定的。

作为莫斯科的“专制君主”,罗斯季斯拉夫很清楚他的地位,这两个家伙也就只能暗自较劲而已,他们是没有胆子搞什么大事的,罗斯季斯拉夫就没有把他们的活动放在心上。

《仙木奇缘》

而且给下面一点事做也好,现在莫斯科宫廷越来越大,下面要是不勾心斗角,他反而还得担心呢。

所以与其在乎这些破事,还不如去算算账本,这才是正事。

虽然说罗斯季斯拉夫有着一支专业的希腊官僚队伍在负责这些事情,但是罗斯季斯拉夫都会进行重复审核和计算的,并且他身边也有一个从特权阶级的年轻人里选出来的计算队伍。

在这件事上罗斯季斯拉夫向来都是严格的,因为只有保持了财权的话稳定,王公的权力才没有任何动摇,以前是王公和妻子一起算,现在是王公组织队伍算。

至于为何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因为莫斯科的商业收入大大增加了,而数字的增加自然意味着数字的繁杂。

至于行政上的事情,那些东西本就需要他天天看,自然不可能有人搞小动作,并且下面那些官僚几次小动作都被他发现并警告,因此这些家伙也安分了下来。

莫斯科王公得以供养那么多部队,关键全在这些账本上,这里记录着王公的各路财源。

而在重要程度之中,现在最重要的已经变成了行会区,行会区的繁荣使得莫斯科王公每天都在获得无数收入,也让王公的军队更加强大,乃是王公最大的摇钱树。

因此城市的商业也越发繁荣,越发壮大,整个城市都随着行会的发展而发展,壮大而壮大莫斯科也因此变成罗斯名城,甚至名声还传到了外国。

罗斯季斯拉夫因此很是自豪,因为这是他的作品,是他的主意,是他的治理成果。

其次的是莫斯科的传统商业收入,不断扩张的王公权力使得莫斯科王公的赋税收入每年都在增加,这些实物被装入专门的袋子里面,接着打上代表莫斯科权威的印章。

除了粮食外,其他东西则按照惯例聚集往帝都,接着送往帝都售卖,赚取金银。

这是莫斯科的传统财源,早期罗斯季斯拉夫就是积蓄和这笔收入顶住局势的,并且这项传统贸易里面还有了一样新东西。

船队在也带去北方罗斯的特产,也带去了罗斯季斯拉夫领地上的产物,基督教的经典《圣经》。

一开始,莫斯科王公的圣经事业也不顺利,帝都人不太相信罗斯人能够拿来那么多的圣经,这些北方的蛮族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抄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