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 铁匠加入的可能性

王齐抽出一张白纸画着解释:“我们总共八个人,物资总量控制在八百千克到一吨之间,两到三个人拉车,负担应该可以接受。”

纸上出现几堆东西和重量标注。

被褥衣物鞋子两百公斤,人均二十五公斤,因为冬季衣物鞋子都重,可能有些不够,但计划每一站最后都会落在城镇里,很多东西可以通过捡垃圾进行补充,并不需要把所有东西都算成随行物资。

食物、饮水的随行量也控制在两百公斤,其中至少三分之一维持肉干形式,保证能应付一些食物源不足的状况。

然后是备用铁包木轮、雪橇板等,新鲜木头做出来很难保证耐久度的东西,加上修理和木工所需的工具,总计配额三百公斤。

加上干馏器,小吊车,总计不到九百千克。

“我觉得可以再轻点,路况也许会很差。”

王齐表示坚持:“没关系,在侦察阶段我们就可以用背包运输一些重量大体积小的东西,比如各种金属工具。如果路况实在太差,可以临时做一辆独轮车帮忙。”

没让李想翻译,怕她压缩太多。

“……考虑的很周全。”

他摇头:“我只是不想把太多精力花费在补充物资上。”

吊车也是这个原因才决定带上的,因为幸存者很难在垮塌严重的楼房里搜集物资,有小吊车,可以针对性的在这类地点搜集,更快补充非食品类的损耗。

当然仅仅是上下吊人,有没有小吊车没区别,人拉绳子也一样。但如果地形稍微复杂点,要直接吊物资,有吊臂的优势就会很大。

主要是小橡木被养了一个冬天,不用起来实在说不过去,就算之后有机会用铝合金替换吊臂,这根木头也可能用来做伐木斧柄和标枪柄或者不加工直接加固某个落脚点。

情况一样的还有大橡木,王齐已经决定了,把它给做成板车。

用这么大的橡木做板车相当奢侈,但至少把它能够分出来最宽的木板用上了,一整张木板加两根梁,也能比拼接车板承受更大的重量。

如果不是缺乏牵引力,王齐甚至想过把大橡木给做成房车用。

艾莲娜继续看他做一会不知道是什么的数学题,突然问:

“你对季莫维奇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