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铁路通车

这个大作坊是铁匠们接到第一批手摇车零部件订单后,五个铁匠牵头组建的。

为支持自发建厂,由铁厂派人指导他们建设自己的炼钢用炉,不过受限于工艺水平,炉内渗碳的效果一般,仍然需要后续一定程度的人工作业。

当然现阶段铁道上不会有载重几百几千吨的列车,对钢的要求不需要那么严格,机械厂可以和铁厂合作慢慢改进工艺,方向对了后面都会好起来。

铁轨生产轮不到他们,是采用锟轧方式批量生产的,就是用两个铁锟子挤压白炽态的铁,把条状铁从里面挤出来就是铁轨。

动力在辊子上,还是人力驱动,受限于传动效率和手工钢的品质,工作现场和棍子距离不远。一边是白炽态的铁,另一边就是莲蓬头的液体淬火机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哪怕是利刃工作半个小时也得换班。

要改进铁轨生产环境并不难,但王齐精力有限,不会在这类细枝末节上花太多工夫。

王城至南镇的铁路经过两个多月建设,终于贯通。

铁路贯通后不会马上进入常规运营,会有一段试运营时间,铁路局会尽可能摸索出现有条件下运输效率最大的组合方式。

王齐决定偷懒半天,和李想去坐坐手摇小破车,因为李想足够有名了,所以也没有很多人强行跟来,就带了两个卫戍部队的尖子生,货物就是白小角和一些铁制工具。

一期铁路为单行轨道,从城墙内到对面城墙内,总计26公里,采用的铁轨标准为每米45千克,两根铺到位,总计耗铁3100吨,多出来的大几百吨是道钉和两头站点分叉装卸与维护区的重量。

铁轨间距为15米,比王齐上辈子的标准轨1435的辣鸡英制好看多了,强迫症狂喜。

手摇铁道车其实用不到这么宽的轨距,这是为了今后升级定下的。

宽轨的缺点是转弯半径更大,王城和南镇还算比较直,如果扩展到各个方向,宽轨总长度会因转弯需要而更长一些。

它的优点则是车运行时更稳定,有利于提高载货重量。

两人一熊坐的标准组合车,由手摇车自身和一节货运平板车组合而成,连接就是着名的詹氏车钩。

詹氏车钩受力强度远不是铁链可比,如果按标准列车来做,上百节车厢的拉扯力都能顶住。

现在当然用不到这么大的拉力,但它的其他特性让王齐必须给它弄出来,没必要再走弯路。

这种车钩最大的优点是只用到四个零部件,两个结构件和两根插销,两车相碰时自动闭锁,无需人力操作,只在开锁时需要人力拔出插销。

别看只是个拔插销的动作,等铁路运转起来能省下来很多人力,而且连接更安全,不会出现车头制动后面甩尾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