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 混编团

对照这份统计报告单计算兵力补充规模,和报名的哨站体检情况,挑选了几个族群。

肤色偏青的青岩族这回赚大了,他们的人群数量多,全境统计人数超过七千,其流民增长率也比较高,报名相对踊跃,两位军团长决定直接以青岩族为主体,构建第二十一团。

从三团一下跳到二十一团,有点奇怪,不过这是陛下的意思,前面二十个团都编给完全纯血的团级单位。单一族群的团体不会有族群矛盾,内部问题更为可控,因此更适合承担正面战场比较困难的任务。

二十一团下属单位从101营开始编号,编两个青岩营,另外三个人口规模少一些的族群编为103到105营,含团部编制在内另外还有三个团署连级单位,总规模三千人。

二十二团的规模小一些,这是小体型的一侧,正常的三个营加团属连级单位,和夜族一样,体型小一般不用来部署正面战场,以增援、工事、后勤为主,还有诸如非主攻方向侦察任务等职能。

搭架子还是需要卫戍部队现有人员来做,五千人的训练,差不多需要一整个营来带,趁这个机会,对各团番号做出一定调整,夜族也正式开启团番号编制。

现有的利刃一二三团,都是四个营的编制,三个团各自任务明确,覆盖全面,没有新增团编制的需求,成团后扩编进来的番号,从第10营开始往后,根据训练表现分配到各团。

这回对番号做出大规模调整,以便于后勤管理和预备役启用。

一团之前是1、2、3、11营,就把11营改成4营,二团番号后移两个,从6营算起,空出10营做未来扩编,三团占掉11到15营的号码。

卫戍部队里夜族的功能有些复杂,一个团管不过来,两个团人不够,也是之前没有成团的原因,现在军队规模扩大为了方便管理,还是得编起来。

夜族直接编成11团、12团。

十一团是标兵团,主要负责王庭树各处站岗,会议安全等工作,现在也就六百来号人,勉勉强强凑出一个团部加一个营。

十二团是后勤团,包括了一个工程营、两个后勤营、一个兼顾侦察与战斗的标准营。

然后是预备役的部分。

此前为了扩编卫戍部队,大量的利刃城防军下岗把城防工作交给当地人,这里有一部分入列,一部分转为预备役,还有少量通过学校再学习,也编入预备役。王城和南镇也有不少人完成三年城防军服役,提前退下转预备役的。

预备役的第一次年度训练即将展开,不能就喊“预备役”,也是需要有番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