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 重卡样车

简单粗暴,但有效。

造个十五千瓦的单缸出来,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十马力的单缸和十五千瓦的单缸,功率差一倍,结构却没什么区别,只是铸造要下功夫,曲轴也要找重工采购精度更高的。

汽车厂在完成六缸发动机及全车系统量产工艺后,等待轮胎的消息时也没闲着,一边自己也弄些奇形怪状的轮胎,一边深挖缸体铸造的技巧。

结果就是反过头来弄功率增强型单缸,速度比吊机组重新弄吊臂还快,十天不到就拿出三台成品样机。

吊机组也很无奈,他们这边都是大件,没有脉动生产设备,光两条u型钢的吻合和铆接就要肝半天。

脉动生产和流水线一样,都是官方指导的量产方式,原理大差不差,前者适合大件制造,后者适合小件。造车就是典型的脉动生产,比如要装车门,车子就得停下来等工人们操作完,才能继续移动。

单缸发动机样机明显也没有流水线,它造的快,因为就一个缸需要沙模,其他都是现成的,三根破曲轴,拿车间长的条子到铁路对面重工要,师傅现场就给车了。

把发动机丢到吊机组,就没工夫管他们了,厂里来了大家伙。

制造局提供的魔法工序生产的橡胶,被彩虹轮胎给整成轮胎了。

制造局合成这东西也没有产能,彩虹轮胎的人送东西过来还特意叮嘱了:“黄金化工那边做出真橡胶之前,最多一百条,你们悠着点用。”

真空子午线轮胎!

要不是大伙给拉着,车间长差点抱着亲几口。

提前弄出轮胎,主要是为了方便汽车厂这(本章未完!)

359 重卡样车

边展开测试和改进工作。

因为魔法合成的供应量过少,彩虹轮胎自己都没舍得做成品胎测试,只做了小样耐磨和强度测试,刚造出二十条大胎就直接送来了。

二十条轮胎,其实就够一辆样车用。

重卡为了和标准集装箱配合,一开始就奔着车、箱分离去的半挂车去的,由于选用的长头车型,42的不太好做,所以做的62,车头就要十条轮胎。

设计成六条轮胎也行,不过刚开始根本信不过彩虹轮胎的水平,还是保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