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 抢人

……这个时候叫12团都不太合适了,12团最近几个月飞机超编特别严重,不过改旅级人又不够。

总之本轮行动一共调动狂风三型八十架,四架刚刚服役的蛮牛螺旋桨型,十五架螺旋桨型木头人,还从航空局借调了三十架滑翔型木头人,和相关飞行组。

所有跨板块飞行的运输型飞机都要按机队的形式飞行,确保每个机队有六架护航机。

还有二十几架不参与护航的,就天天在天上乱窜,抓着会飞的生物就是一阵突突,并队预定救援点附近进行清场。

负责驱逐和定点打击空中单位的机队,三型甲乙两种机型都有,作战职能也有些区别。

甲型是滑翔型,负载量稍大,自带一门融合在机体内的20毫米机炮,还可以外挂武器模块,但速度不够,只适合做计划性清除活动。

乙型的机型还是有点问题,因为飞机比较小还采用的双发动机,所以只能实现机腹和翼尖的三点挂载,其中翼尖暂时只有防追击(雷击)模块和小型机炮模块可选。两者都因为翼尖的负载问题必须减重,15毫米的机炮只能再带两百发弹头,防追击模块也只能丢五个雷球出去。

乙型机腹倒是可以拉大几百公斤的重型模块上天,以标准机炮模块为例,这是一坨战斗起飞重量八百公斤的组件,含一门20毫米炮和2000发弹丸,以及能保证把弹丸全部打出去的魔力模块。

现行的制式,12毫米弹丸重量38克,15毫米56克,20毫米炮的单弹丸就飞到了135克,光两千发弹丸加可回收金属弹链就有三百公斤还多,实际八百公斤真的很省了。

可这样的武器在滑翔型上是内置的标配,加上前面翼尖挂载的劣势,两者实际的持续战斗能力差远了。

乙型的优势就是两台共800千瓦星型发动机带来的450公里每小时的平飞速度,更适合做半径几公里甚至更远的战场临时支援,混编时能弥补滑翔机支援不及时的缺点。

这个编队方式也是守卫自家板块时摸索出来的。

现在第一次用在局势更混乱的其他板块,家里并不是很放心,所以对民众据守点附近魔族进行定点清除时,还会带上1营1连。

这支全军最精锐的连队已经实验过伞降作战,靠着足够高的单兵素质,虽然前期降落伞出了点问题,但没人挂掉。

换了新版降落伞还只进行了两次伞降演习,没参加过实战,但是驴子是马总要拉出来用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