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 拉烟不行

发烟能在空中绘图,在艾莲娜和王齐的认知里不是问题,但灾二代和流放地本地人不知道,还得从头研究。

经过12团临时部署在埃尔忒旁边的本部实验发现,可以,又不完全行。

可以是因为形式上完全能说通,确实可以通过不抛射发烟筒,在天上留下线形、圆形

说不行是现有发烟剂的目的是尽快让烟覆盖烟筒上方,并且要升到一定高度避免地形遮挡,而这个线路和在空中维持烟雾形状的要求是冲突的。

不过新品研发需要时间,现在也只能凑合用着。

现有发烟筒在白天时,大致形状能维持二十秒左右,时间再长就会扩散到颜色不够明显的程度。

所以空中绘图必须控制在十五秒以内,给地面的人留下足够的时间记忆图形。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太难了。

空中绘图不是手写文字,短短十五秒,单架飞机也只能画个线条或一个圆,过于简单的图形无法给无基础者传递足够的信息,这就要求空中绘图必须以机队形式实现。

以三机为例,首先需要三型后座观察员记录下地面的危险区域、安全通道,并由各机观察员或主驾驶员定制图形。

然后通过灯光信号给其他飞机提供自身航向信息,完成后还是用灯光信息约定烟雾启动时间。

条目不多,里面的问题却非常多。

一号机需要走直线指示地面行动方向,而二号机则要用红色画出危险区,三号机可能需要用蓝色画一条小溪做为识别点,那么空中三架飞机如何做到协调到一致时间抵达图形初始点?

分开画?不需要时间一致?都可能导致信息传递错误。

空投区域地图没有这些麻烦,却有着时效性的问题。

预装载在抛洒筒里的地图,没办法填充现场观察细节;而观察员临时手绘,以低空飞行丢下去,有可能让飞机处于被攻击风险中,而且精细度也不会比空中拉烟作图高多少。

12团折腾了半个月,团参谋们认为门槛还是太高了,一般机组很难训练到这样的默契度,无法在前线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