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 采集方案

现在来看,和青春泉的学生们在一起,冲突风险有所降低,为主世界旅行准备的二号种子应该用不上,干脆改一改来做这次的科研。

神树种子并不能无中生有,最多是发育速度快了“亿”点。

魔力井陨石坑范围的雪线下有一层新发育土层,整体质量却不怎么样。

土层形成的两种形式,高级植物更替带来的腐殖质堆积,以及主要由尘埃堆积加地衣和少量草本植物更替形成。韦

魔力井出事三千来年,这个时间腐殖质堆积型的土壤能增加个二三十米深,但魔力井的坑当时应该直接把岩层暴露出来了,只能从地衣开始,加上本地冬季有雪,更替效率偏低,很难积累起足够供应高级植物的营养。

一句话,坑里没什么可以用来做神树发育营养源的东西。

从坑外往里面运输,运输本身倒是没什么难度,约千分之七的坡度,足够让雪橇自动下去,人只要负责把空车弄回来。

问题是靠人力搜集雪下的枯叶等东西,且不说这点人体能、魔力能不能跟上,效率也跟不上,这得多久才能凑出神树探入水下一千米所需的资源?

还是得让神树自给自足,从外面搜集营养生长,跨过十几公里的距离下水。

有巨构神树的营养调用策略打底,这个探索任务可以贴着地面生长也不用考虑质量坍塌问题,小种子完全可以承担任务。

难题也有。韦

水下一千米、两千米、三千米,都是什么样的环境?同一套策略能不能应付各个深度温度、压力方面的变化?

王齐没接触过这种深度的工程,不过现在不说做机械,生物工程的应对方式还简单点,一个词可以描述解决方案:柔软。

就如同深水鱼类一样,柔软本身能避免水压带来的伤害。

这和神树的木制化本体有一定冲突,但问题不大,把细胞壁改成细胞膜,也不需要能够长期工作,短期应付应付,后面自然解体还是怎样都不用管。

重点还是神树如何获得王齐想要的数据。

人下去直接观察和采集当然好,可现有的条件潜水钟就搞不定。

王齐对力学结构有一点点认知,用神树提炼可溶于水的金属盐,再弄个临时炉子加上魔法弄些金属,折腾出个能凑合的潜水钟问题不大。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