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2 学生课题(下)

现场的参与者有点懵,两台活塞机能拉动三十余吨的蛮牛,岂不是说顶级的喷气机两台就能带动三百吨的飞机?

叠加魔法影响那飞机得有多大?能造出来吗?

大家都是有求知欲的,既然喷气机理论值那么高,兴趣小组做初级机型岂不是没办法跟上前沿?

学生就问:「我们做过这种初级款,后面的学弟学妹不能一直重复吧。」

学长嗯了一声:「你们既然研究涡浆构型到这个地步,说明这一届还是有些高手,应该能意识到,更高级的发动机以学生的流动性很难做出成果,不如把初级的东西做完善些,吸收喷气发动机各个子系统的知识,未来走上岗位也有利于快速上手。」

这话对学生来说算是非常中肯。

兴趣小组最大的问题,就是每年最厉害的家伙都要跑掉几个,大家还有学业在身,刚入组的又帮不上什么忙,真正能推进研究的总是那么一小撮人,还要负担和外部企业的合作项目。一旦项目复杂度过高,「上手」这一步花的时间太多,会直接导致动手能力进一步缩水,可能整个小组一年都凑不出一台全功能发动机。

这样的回答不是贝朗杰想要的,但他识趣的没有多嘴,继续听大伙吹水。

聊天中,学长们还说了些学生们不知道的情况。

比如今年羽蛇厂被勒令改进生产管理,不少人都被送去红石厂学习先进经验。

学生们问起缘由,倒也没有保密需要:「是为了生产一种新型号的蛮牛飞机,它的机翼和发动机配置和国内现存的有一点差异,大概再有两个月就能开始交付给各机场。」

「用的喷气发动机吗?」

很明显,活塞式已经变成大家心目中的牛夫人,不香了。

羽蛇的学长就有点尴尬,挠挠后脑勺表示:「……是风冷星型发

动机。」

切……现场没有声音,但学生的眼神就表达这么个意思。

飞行器探索协会和没有来会场的宇宙动力总会,都有风冷机和水冷机两个分支,风冷机优点是结构简单更为可靠,故障率低,但故障率再低也架不住动力输出端被碾压,上限太低了。

羽蛇的学长试图找补道:「这个型号主要是弥补空运大尺寸货物的缺口,会开放给境外购买,你们应该也听说过,境外那环境给水冷机,我们得空出一半的人天天给他们做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