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四章 九牛二虎

贫道应个劫 黄笔鹤 5147 字 2022-11-20

这篇秘术,总纲主讲采炁法门,下面则讲了如何画符咒,何日开坛,如何设坛,取天罡炁一道,画成神符,人即得九牛二虎之力。

于丑日北斗下安炉设棹,供时新五果,净符三道,净水三盅,九分新笔三支。

用面做牛或虎九只,每重九钱七钱,取天罡炁一口吹入符,又掐北斗决念咒四十九遍,焚入水中,伴九牛以水蒸而吞下。

自觉有风行之状,可拔树扛鼎,力负千钧矣,其后武艺自通。

这个秘法,刘樵一看,有些耳熟能详之感。

貌似后世传说,有很多武将,本来武艺平平,一朝迷路入山,误吃了仙人蒸的面包子。

吃上九个面牛,就有九牛之力,再吃俩面虎,就有二虎之力,一出山就纵横无敌。

“其实只要天罡符足够,一次可以做几十只面牛面虎,但最多,只能吃八九个,多了再无增益。”刘樵合上道书,心下暗道。

这篇秘术,其实不算什么大神通,刘樵看过之后,是略有些失望的。

唯一的亮点,就是其中摄炁之法,给了刘樵一点启发。

宇内有无穷罡煞之气,妙用各不相同,天罡炁只是其中一种罢了。

既然天罡炁能增人气力,那么其余罡炁,如乾天罡炁,斗天罡炁,甚至地煞炁呢?

别人要摄这些外炁入体,肉身必遭损害,除非如黄角大仙一般,抛却肉身,专炼罡煞。

但刘樵身神若成,专门有对应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身神,若能与天地感应,倒是可以试试摄来这些罡煞之炁,以身神御使。

若真能行得通,就是三十六种异能,加七十二种道术已经再望了。

所以这个摄炁、取炁之术,对刘樵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炁无处不在,但没有钥匙,就取不来。

刘樵想到此处,失望之色一扫而空,反倒是豪情万丈,暗道:“原来祖师是这个用意,秘术不秘术,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指引这关键一点…”

元始天尊何等高明,却传授刘樵这么个秘术,虽然也算玄妙,但其实是另有所指。

你刘樵不是能自创道术,外表谦虚卑微,实际自谓孤高,不需要我玉虚法门么?

那祖师我就不传你什么庆云金灯,万朵金莲的道术了。

指明关键一点也就够了,至于以后如何,成于不成,就看你自己了,老祖我拭目以待。

刘樵起身,遥望东北稽首礼拜三匝,一言不发,又自坐下。

采其余罡煞之炁,是身神炼就之后的事。

现在说这些还太远,虽有了摄天罡炁之法,若贸然采入身中,罡煞暴虐,入身则人必死无疑。

唯有可行的,还是这门秘术记载,用符法祭炼天罡炁,炼入面团里面,将罡炁变得柔和,才能炼入身中。

但这个也不一定稳当,里面有些咒语符式都有些草率,刘樵怀疑这个法子根本就没人用过。

“莫不是祖师现想出来的,这有的地方也太草率了,我不会是第一个试验品吧…”

刘樵不得不生出这个怀疑,毕竟除了黄角大仙丧心病狂直接把肉身抛弃,还没人敢引罡煞之炁入体。

有的罡煞之炁,极为狂暴,那怕一丝丝,不说爆体而亡,但也能让人五脏俱碎,比死还惨。

想了想,还是觉得不至于,到了师祖这个层次,哪怕随手想出的秘术,纵然看起来有些草率,应该不至于有大问题。

而且总得来说,这门秘术,于现在的刘樵来说,征战沙场,也还是有大用的。

毕竟于仙人斗胜来说,武艺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甚至武艺高了,则能将敌手打得没机会施展道术。

如孙大圣一般,打得满天神佛关天门闭地户,瑟瑟发抖概莫能挡,什么神通道术,在碾压一切的武艺面前,根本没机会使。

尤其是刘樵这类人身得道,气力有个极限,最多双臂各担百十斤。

再多就得是天生异人,或圣神转劫之人。

但按秘术所言,若把天罡炁服入身中,能增益数十倍的气力,原本臂担百斤,可以增益到数千斤的力气。

其实这个秘术,本质上说,主要就是祭炼面牛面虎这一步,使之合天罡炁变得柔和,才能服入身中。

因为天罡炁虽然有无穷威能,但过于刚烈暴躁,若直接服入身中,普通人也承受不住。

炼入馒头里面,使符祭炼之后,天罡炁就柔和下来,服之,对凡人、仙人都能起作用。

刘樵第一时间想到,常龙本就有数千斤的力气,若服天罡炁,岂不是立马有万钧巨力?

那可就真有和孙大圣看齐的武艺了。

“正好有些空闲时间,趁督造封神台,就把这门秘术炼了,日后征战沙场也有底气!”

至于是不是丑日,于刘樵来说,并不重要。

秘术是给凡人炼的,所以需要特定时日,凡人无法力,需要以坛法收纳天罡炁。

炼气士身具法力,且能以元神感应天地,加上秘术中将天罡炁的方位,咒语、口诀指明了,只要掐诀念咒就能引来天罡炁。

对刘樵来说,这里面许多步骤都可以略过,直接开始蒸一笼面牛,取天罡炁炼入就行了。

唯一可虑的就是师祖传的这个法子,以面牛面虎祭炼,到底能不能把天罡炁降服。

要是有一点疏忽之处,或是秘术有误差,天罡炁暴虐,有瞬间把五脏搅成齑粉的风险。

如今坐镇岐山,不能轻动,刘樵便扯根须发,吹口法气,一点毫光身神,须臾点个化身。

也与刘樵一般容貌,一般衣着,趺坐于树下,似在打坐炼气,其实是肝神变化,代为坐镇岐山。

刘樵自身则化虹腾起,须臾过几十里,去了西岐城中。

虽然城外打仗,但城内依旧人流如梭,街边商铺、小贩叫卖声不绝,好似太平年间一般。

刘樵兜兜转转,寻个小巷里,一间生意惨淡的面饼铺子。

那铺子里,几个蒸笼热气腾腾,老板是一对青年夫妻,一个架火蒸,一个正捏面,但生意颇为惨淡,许久也无一个客人来买饼。

此时见个道人走来,那青年连忙放下手里活儿,主动问道:“道长要买饼么,刚出锅的,还冒热气儿哩。”

刘樵顿住脚步,颔首道:“是要买饼,多少钱一个?”

“一个青蚨,道长要几个?”

那青年说着揭开蒸笼,一边道:“我这饼凉了也不会硬,多买点赶路带着最好,合着水,越嚼越软。”

刘樵抬手止住道:“我不要现成的,你让你夫人给我现捏几个,我加些钱,如何?”

许是店里少有客人来,那青年道:“现捏的也行,要馒头还是馍?”

“十只面虎各重七钱,三寸来长,拳头大小,外面要用彩绘,十只面牛各重九钱,五寸来长,碗口大小,也要用彩绘。”

刘樵说着,递一袋钱道:“你的饼有脸盘大,才一钱一个,做我这个生意,捏一个,只要我看了可以,一个面牛十钱,一个面虎二十钱!”

“这…”青年有些为难的看向那正捏面的清秀妇人。

那妇人停下手中活,转声道:“还是一钱一个吧,咱们岐人,最礼敬道家,本是不该道家收钱的,叵耐家中尚有老幼待哺。”

刘樵也不客气,只取二十钱,放在案上。

若有深意的笑道:“二位,即如此礼敬我道人,必有福缘的…”

妇人一边和面,一边道:“说什么福缘,道长回庙里后,多烧两柱香便是,只盼神仙保佑,不再跟朝廷交兵,落得百姓清平是幸。”

这些面牛、面虎,皆有形制,多一分不行,轻一钱也不行,每一个捏好后,刘樵都要查验,才算过关。

“你们捏好了放着,先不必上锅蒸,都按我说的形制来,不能差错一分。”

“这钱算定金,晌午后贫道来取…”

刘樵说罢,走出巷子,眨眼已不见踪影。

那青年擦了擦眼睛,有些疑惑道:“怎么眨眼就不见了,莫非是个鬼?”

说着,取出那十枚钱看,个个黄澄澄的,都是朝廷制钱,并无问题。

“不是鬼,倒像是个庙里供的神仙,莫疑神疑鬼了,着紧些烧火吧…”那妇人温婉一笑道。

……

刘樵又再城里采买了些符纸、朱砂香烛一类,架土遁,须臾回到岐山。

看了一眼封神台,五路神依旧忙碌,大概还得一两天才能完工。

刘樵寻个清静平坦的山谷,召黄巾力士布置法坛。

坛上一叠符纸,朱砂毫笔,法水六钟,并五果供奉鬼神。

五果者,枣、李、杏、粟、桃。

刘樵解冠巾,披散头发,步罡仗剑,丹书咒水,先咒坛,再咒水,把坛上物件,依次咒过。

丝丝缕缕气息,绕坛而飞,此皆符纸、净水、五果等物件受咒祭炼,已带有一股异力。

天罡一炁,虽是秘术,但元始天尊所传,乃道门正宗,里面有净口,净香,净坛,净纸笔、净五果供奉等咒。

虽不算大法神通,但也着实神异,咒过之后,笔墨纸砚,俱带法气,才能承受天罡炁。

这些步骤过后,刘樵转换咒语,指决,一手舞剑,按秘术所言咒语,朝北斗,颂咒四十九遍。

咒语不长,一段数百字,随着念颂,刘樵渐入忘我,身随剑走。

十余遍咒语后,杳杳冥冥,似有鬼神掌控身体一般,不自觉的剑舞浑圆,脚踏魁罡,口里依旧喃喃有词。

“呼呼…呜呜…”天空乌云汇聚,遮蔽日月星斗,似有鬼哭之声。

本是清空万里,却似突然化作黑夜一般。

方圆千里,无数百姓,异士惊讶自不必提。

少顷刻,咒语念把,刘樵放下手中间,呼睁双目,执笔书符。

北斗星大亮,似一汪银盆挂于天空,丝丝缕缕斗煞之气。

如氤氲银辉,肉眼可见的封入符中,刘樵存思北斗,一口气,笔走龙蛇,一道天罡符书毕。

“呜呜…”四下里,黑影幢幢,好似有许多诡异不明的东西在坛外游荡。

其实受法坛吸引而来,想趁刘樵全神贯注书符时,吸其精气。

书天罡符须得法天地升降,全神贯注,不能分神,正是阴魔、鬼魔暗害施法者的时机。

刘樵早有准备,趁一道天罡符书罢的间歇,忙把坛上供奉等五果捻两把洒像坛外。

喝道:“诸位自受法食,超升鬼界,莫在坛边侵扰,如若不然,定有雷霆霹雳临身,万劫不复!”

“饹馇…啯啅…”四下再无声息,只有阵阵咀嚼声想起。

那些五果受法咒祭炼,奉于鬼神,鬼神心里想吃什么,五果就能变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