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封仓锁粮

其实,大宋对将门是非常优待的,从薪俸上来说,将官的薪俸同品同级的情况下,将军校尉要比文官多一个等级。比如说致果校尉的薪俸是0贯,职俸不算,比同等级的县令要高20贯。这恰恰是州推官可以拿到的加衔薪俸。

而且,对军队将领的错误也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是私德有亏,也不会揪住不放。

反倒是对御史对文官,恨不得所有的文官都是道德君子,稍微有点小错,就集体讨伐,已经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可唯独有一样,将门政治地位,绝不能触动文官敏感的神经。

就像是狄青,他做将军也好,做宣抚使也罢,甚至太尉,都不会让文官觉得不妥。毕竟他的功绩放在那里,有目共睹,给一份足够的殊荣也能彰显朝廷的恩典。可仁宗皇帝任命狄青为枢密使,这就是把狄青放在火上烤了。这必然会引起所有文官的敌对情绪,攻击,陷害,甚至诋毁都会出现。

因为枢密使是文官才能做的,武将做了枢密使,就是大逆不道,挖文官的祖坟了。

所以,面对苏轼高规格的接待,刘葆晟浑身不舒服也就情有可原了。更何况,他下首作陪的还是个进士老爷,更可怕的是他爹叫章惇。

刘葆晟当即表示:“学士大可放心,我带来的亲卫有二百余人,借二百人给学士驱使不成问题,我二女婿也有些粗浅的拳脚功夫,可为学士做马前卒。”

章授只是微微点头,就让刘葆晟松了一口气。显然,他还算有眼力,没有在这件事上讨价还价。不过程知节就不要来了,身份不合适:“程知节就算了,毕竟你身边也需要人。”

“年前是致果校尉,如今是振武校尉,能为学士驱使是他的福分,不算委屈。”刘葆晟极力巴结道。

章授微微蹙眉,他脾气也不怎么好,可是和他爹相比,简直就是个好好先生。只不过他是文人,文人有文人的习惯,就算是拒绝人,也不会当面说。委婉的说出拒绝的话,这才是文人的习惯。没想到刘葆晟料错了他的意思,心中暗道:粗鲁的军汉。

再次开口不免有些不悦:“刘将军,你那女婿是淮阳军校尉,应该是六品武官。而淮阳军隶属于京东东路宣抚司,在京西路出现替我世叔办事,难免惹人闲话。”

“章官人说的极是,老朽刚才失言了,还请公子,学士恕罪。”刘葆晟根本就不敢多待,匆忙找了个借口:“学士,少卿让李逵去我那里将人带来,在下刚来颖州,少不了安顿一些俗物,还请学士恕罪。”

“我送送将军!”

苏轼将姿态放得很低,刘葆晟的到来,帮了他的大忙。苏轼是个恩怨分明的人,同时也没有多少架子,更没有门户文武高低贵贱的想法。

可刘葆晟哪里敢让苏轼送?

弓着腰,一步步往外退,一边作揖不已:“学士留步,还请留步。”

苏轼这才无奈,目送刘葆晟离开。

等到刘葆晟离开之后,苏轼立刻让高俅去唤推官徐让。之前的事苏轼故意装糊涂,为此,徐让还老大不愉快,就算是上司派人来请他,他也是老大不乐意的情绪。

从官署来到后衙,发现还多了一个不认识的年轻人,有点摸不着头脑,难道是州里来同僚了,不认识啊!

苏轼没等徐让问,就先开口道:“徐兄,按照往年的规律,不足半月,颖州的粮价就要暴涨,不知徐推官有和良策?”

徐让一辆懵懂,他狐疑的看向苏轼,按照他对苏轼的熟知,上司苏轼是个不管事的甩手掌柜,这时候问粮价,估计是怕到时候出乱子,被御史弹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