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炼体小成

不得不说,童贯还是和李逵属于同一阵营的盟友,不露痕迹的给李逵提了个醒,皇帝高兴。

皇帝为什么高兴?

多半是看到了李逵和范冲高中了,这对于没人可用的皇帝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在大宋,省试榜单如果说考官们是第一个知情人的话,那么在贡院之外,第一个知道省试结果的人只有一个人——皇帝。

在榜单誊写完之后,并不是第一时间送去贡院外张贴,而是送入皇宫之中,让皇帝御览,然后交宰相,也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用印。

当然,元祐年间是特例,宣仁太皇太后是女流,并没有打算远学武则天,近学刘娥。而是将朝廷的抡才大典交给了她信任的臣子们。省试的排名,就是殿试的排名。也只有在这个时期,省试第一,就是当年的科举状元。

其实,皇帝早就想要主持一次殿试。

可惜,距离绍圣元年最近的一次科举,宣仁太后春秋鼎盛,根本就没有给他机会。高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正来劲呢,怎么可能将权力交出去?

得亏是高太皇太后薨了,要不然多活十年,就小皇帝的气性,能走走在她皇奶奶的前头。

在此之前,赵煦还太小,加上从小被他皇祖母给压制着,不敢生出哪怕任何一丝的反抗情绪。有想法,只能在心里憋着。但是当他虚岁十五六岁的时候,血液里的帝王基因开始作祟,鼓动着他开始朝着千秋霸业前进。

或者说是少年人的叛逆心理,让他开始一点点的试探他的皇祖母的底线。

闹过,恨过,同时也绝望过。

绝望是很正常的,连自己的皇后都是皇祖母的人,整个后宫之中,还有岁可以信任?

赵煦第一个在宫中相信的人,只有一个,还是女人,就是刘清菁。

在最近几年里,赵煦疯狂的想要培养自己的亲信。但作为皇帝,被架空了所有权力的皇帝,任何培养亲信的行为都是对掌权者的冒犯。他退缩了,害怕了。等到宣仁太皇太后薨后,他还是在害怕。因为他的嫡母是向太后,他的母亲却只能成为太妃。

高高的宫墙里,禁锢的不仅仅是他的身体,还有他的野心。

掌管一个人口万万,幅员万里的王朝。对于赵煦来说,有野心还远远不够,他需要人才,需要可以信任的人才。

但这样的人才,在赵煦亲政之前,身边只有两个人,韩德勤和刘清菁。一个十武夫,一个是女流,还是啥也迷糊的女流。

前者是皇帝的贴身禁卫将军,后者是皇帝在后宫中最为信任的女人。这样的组合跑出去和哪些在官场沉浮几十年的老头子讲道理,被卖了都不知道。为此,赵煦不得不继续伪装自己,不让他的野心暴露在世人的眼中。

当然,他也相信自己的生母朱太妃,但是生母性格太软弱,稍微知道点机密,就遍体生寒,要大病一场的样子。让他心顿时凉了半截,以至于他甚至有点可怜自己的这个生母。皇宫,可是吃人的修罗场,如此软弱,竟然还能安然无恙,让赵煦都觉得不可思议,只能解释为自己的福泽眷顾了他可怜的生母。

满天下,赵煦就只能信任两个人,而且这两人都出不了高墙围起来的皇宫,这等悲哀,让他一度想要自暴自弃。

就算是亲政之后,章惇、蔡卞、李清臣、曾布,这些变法派的官员一个个被他召入京城,但他也看清楚了,在利益面前,这些人也不卖他的面子。

皇帝迫切想要培植自己的亲信实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而李逵的出现,顿时让他看到了希望。

李逵和刘家走得很近,可以说他不管那只腿迈进官场,都是帝党中的一员,赵煦用起来绝对不会需要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