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该来的还是回来

可小皇帝赵煦呢?

他的老师程颢、范祖禹之类的大儒,才学不差,但缺乏施政的经验,连章惇都说不过。更何况,他这个学得不怎么样的弟子,单枪匹马去说赢两派了。他所有的才学,聪明,还有灵气,在朝堂上会被所有重臣无情碾压。这直接导致,皇帝想要做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却因为失去了话语权,而彻底被朝廷重臣们所轻视。

这种感觉赵煦不是没有,而是已经很强烈了。但他一点办法都没有。讲道理,他会被保守派和变法派随便拉出来一个人喷到哑口无言。

用老师教的办法,肯定没用。

不仅没用,而且还会输的很难看。自家老师都是人家的小弟,怎么能喷得赢?

但是自从他用了三叔公的办法之后,赵煦发现自己渐渐的能够掌握一些主动权,这种变化,让他既惊喜,又紧张。犹如打牌的时候摸到一副大牌的激动,却发现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的紧张。皇帝的对手没有一个会给他迟疑的机会,一旦迟疑,就会被看出来,到时候,小皇帝好不容易找回来的一丁点优势局面,就会被无情击碎。

怀揣着充满期待的自信,皇帝迈着霸气的王八步,悠哉悠哉地离开了李家。

临走,皇帝还很亲切的对李逵询问:“李卿,老前辈喜欢什么,只要朕有的,绝不会吝啬。”

“我家三叔公年纪大了,唯独对于做官有点念想。只不过,他如今的年纪,真要是上任做官,恐怕也折腾不起,有个文散官做就感激涕零了。”

李逵没想到,刚答应三叔公不久,给他运作个官职,就能如此顺利的给办了。关键是,这是皇帝自己亲自送上门,而不是李逵死乞白赖求来的官职。

皇帝赵煦轻松道:“此事不难,还请老前辈稍等几日。”

君无戏言。

有了这话,三叔公的官职肯定跑不了。

而在三叔公这里学了一招之后,赵煦忍不住回去琢磨,好好给自己的朝廷重臣们一点颜色瞧一瞧。好让这些平日里骄横的文臣们知道,皇帝也不好惹。

送别皇帝之后,李逵回到庭院,坐在了三叔公对面。别人不知道,他能不清楚三叔公的底细吗?这位会权术,别扯了,三叔公的办法都是土办法。可为什么皇帝就上套,也会觉得三叔公的办法很有用呢?

李逵很纳闷,三叔公也纳闷。

“人杰,要不是你问,我也奇怪。你这个朋友吧?说起来人挺聪明,反应也快,按理说他家的管事闹腾唯一的解释就是欺负他年纪小,不懂事。老夫用的办法也简单,就是训孙子的办法,管事的不听主人的话,这还得了?”

三叔公说到这里,嘿嘿笑起来:“说起来,和他说话只要拐弯抹角的瞎扯,他都能想到点子上去。再说了,老头子从小在家里种地打猎,哪里知道国公府的主子该怎么活?可我就是这么一说吧,他都给我补全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脑补小强人赵煦,李逵脑子里就这么个念头。

当然,这么想不仅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还很有道理。皇帝赵煦虽然很小就登基,但从小的日子也是战战兢兢。高太皇太后管教他这个孙子,也是不遗余力的一味用严厉的办法。

导致皇帝赵煦给人一种学傻了的感觉,说好听点是稳重,说不好听点是书呆。

但皇帝毕竟是皇帝,生活在宫中,见过的宫廷内斗数不胜数,往往一个眼神,一句无关紧要的话,他细细琢磨起来,就是一副对他不利,要整死他的宫廷政变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