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下聘

皇帝觉得李逵有点不上道,明明他已经筹划妥当,可被李逵一说,似乎自己的筹划有一个显著的弱点。

大宋朝堂似乎对五万西夏兵马不怎么在乎。

这是常态,按照枢密院的做法就是,发回地方,准备坚壁清野。章楶在环庆路主政之前,西北诸路都是这么对付西夏的。

西夏出兵最大的问题就是来势汹汹,却不能持久。

军队很多,因为都在家门口。冬天也不能干啥,干脆出门打劫一趟。但西夏大军出动有一个致命的问题,粮草。

西夏大军出征,往往会因为粮草不足,面对固守城池的大宋军队毫无办法。因为半个月,已经是西夏军队补给的极限。要是没能打下大宋的军砦,获得足够的粮草补给的话,西夏大军只能饮恨而归。

所以,西北军队对西夏作战很有经验。

先防守个十天半个月再说。

五万进犯的西夏军,在李逵看来,最后只能是失望而去。

但五十万就不一样了,数量达到了西北各路能够承受的极限,一旦重要的军砦被攻克,西夏人就能获得足够的粮草。整个战场的局势将瞬息改变。大宋不能退,西夏无所谓,这就逼着大宋要和西夏大军在边境拼命。

赵煦琢磨了一阵,还真如李逵说的,五万人太少了。

但他也觉得李逵也太狠了,加一点无所谓,可一下子加了十倍。这让他有点难以接受:“可十倍也太多了,而且你把我准备的杀手锏给扔出去了,你三叔公也说过,杀手锏留在手里才是杀手锏,扔出去的可是棒槌,成了死物。”

“陛下,没有扔出去。杀手锏还是杀手锏,只要吕惠卿不回京,他乃是你手中能够钳制各方的重要手段。”李逵顿了顿,郑重道:“只是臣不知,陛下是否准备将吕惠卿召回京?”

面对连章惇等人都畏惧的吕惠卿,皇帝犹豫了起来,最后还是摇头道:“没有。”

他连章惇等人都控制不住,更不要说控制吕惠卿了。他父皇神宗皇帝可是吃过吕惠卿的不少亏。这人做事不择手段,比所有人都狠。真要是来了朝堂,恐怕第一个难受的就是他这个皇帝。

不召回京,是不召回京。

但皇帝已经决心造势,准备派遣人马去鄜延路,用意显然是给章惇几个人提个醒,吕惠卿可以直达天听,好给章惇几个有个提醒,没有了你们,皇帝还有备用的变法派可用。

单独派遣郝随太单薄了一些,皇帝早有打算:“李卿,猛虎营不日将要赶赴鄜延路,这次令弟也要出征,可有担心?”

“李云?”

“是他,他年纪不大,按道理是该多学兵法战阵,但朕以为,西北布局宜早不宜晚,他们早去,可以早熟悉西北环境。好在将来建功立业。”皇帝赵煦询问李逵,更多的是表现出他对李逵的信任。

可李逵不在乎,躬身道:“他会感谢陛下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臣代他谢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