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杀俘

打折了兀古台的腿之后,李逵丝毫没有闯祸的样子,反而嘿嘿冷笑着对高俅的副将丰璋道:“活的俘虏值钱,还是首级值钱?”

“当然是活的。”丰璋下意识地回答了李逵的问题。

对这个结果李逵只是点点头,随即说出了自己的决断:“让兄弟们挑选出二十个党项人,按照这个标准来就行,把腿打折了,其他的都弄成首级。”

丰璋被吓了一跳,俘虏至少四五百人,即便有不少倒霉蛋,受伤很重。如今的宋军也没有条件去治疗这些俘虏,但军中对于杀俘一直非常忌惮。尤其是军中将领这么做,会引起文官阶层的极大反感,宦甚至刁难和弹劾。

丰璋急忙拦住李逵:“直秘大人,使不得啊!这些俘虏虽然罪大恶极,直秘大人自然是嫉恶如仇也不能杀俘虏,这会让直秘大人背负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可能被朝堂上的大人们刁难,御史台也不会轻易放过您老的啊!”

“我都不在乎,你怕个甚?”李逵没好气的冷眼对丰璋道:“留下二十个活口是让陛下高兴的时候去太庙献俘用的,献俘二十个就够了,多了也没用。至于说被大人们刁难,你以为爷们就怕了?再说了,人太多,不好带,万一跑了,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丰璋不敢看李逵的眸子,吓得一缩脑袋,但也不敢去和李逵顶撞。他这才想起来李逵就是文官,这货连太后都怼,难道怕朝堂上的大佬不成?

再说了,李逵可是直秘老爷,如今是落难了,才跟着自家的将军来西北。

说不定那天李直秘就回京城,官复原职了。

反倒是他们这些禁军就难说了,如果郝随不被皇帝召回京城的话,大概率会在西北住上好多年。甚至运气不好的时候,会落户在西北六路。

再说了,按照文官的尿性,他们大概率会在顶不住的时候,将罪责丢在武将身上。丰璋不敢耽搁,直接去找高俅。

高俅做账有一手,之前在苏轼门下的时候,就给苏轼做过账。这时候,他正倘佯在大战胜利之后清点战利品的过程之中,且不能自拔。

“战马二千三百匹,太多,给兄弟们留一千二,卖了换钱。”

“党项人的皮袍子都是什么味?熏死人了!估计送去京城也不好卖,得好好浆洗。”

“这帮人怎么就那么强呢?”

……

高俅琢磨着自己改捞多少,给李逵、李云多少,给兄弟们喝汤的战利品。突然副将丰璋心急火燎的跑来,告诉他李逵要杀俘虏。高俅也是大吃一惊,随即古怪的问丰璋:“李直秘说了什么理由吗?他总不能无缘无故的要杀俘虏吧?”

丰璋想了想,迟疑道:“直秘大人说俘虏太多了,不太好带。”

高俅看着到处都是宋军伤兵的场面,虽然战死的数量远远少于高俅之前对战争的估计。但这么多数量的俘虏,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让李云看押俘虏,万一功劳被骑兵抢去了怎么办?高俅琢磨道:“也对。”

“大人,杀俘不祥。”丰璋气急败坏道。

在他看来,李逵不懂事也就罢了,大宋的文官不需要懂太多战场上的门道。反而不懂才是正常反应。但是武将不能不懂啊!稍有不慎,会万劫不复的啊!虽说高俅的根基差点,但是有皇帝的扶持,将来肯定不可限量,万一因为一时的不查,失去了晋升的机会,岂不是可惜?

可是高俅却摆出一副无赖相,无奈道:“反正命令又不是我下的,人杰本来就是文官,他要说杀,你能拦着?别看人杰如今倒霉,说不定过两个月,他成我们的监军也说不定。”

丰璋傻眼了,他就是没想过这一层。

而李云已经开始在杀俘虏了,确实如李逵说的那样,俘虏太多,全带上,根本就没法跑。

之后就是掩埋了战死的宋军,点了名册之后,李逵也不管事,就任由高俅发疯似的带着所有的缴获朝着山川口撤军。

而三川口内,守将陈琦愤恨的从府邸出来,站在门口,怒气冲冲地打了一拳墙头,低声咒骂:“死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