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贞节牌坊

早朝。

赵煦强撑着精神,听取朝臣的朝议。

似乎每一个大臣都刻意避开了李逵的问题,连提都没有提。这让当日的国家大事变得索然无趣起来。

直到最后,郝随站在大殿之上高声:“诸事奏明,交有司处理,退朝!”

“且慢!”

邢恕硬着头皮站出来,抬起眼皮看了一眼不知是怒,还是累的皇帝,只是眼神似乎更多的是恨。邢恕背地里联络各方陷害李逵,并非是空穴来风。

这么大的事情,根本就瞒不住。

在他的计划之下,不仅仅是从名声上诋毁李逵,他还来得及发动最后一击,就是让御史台的御史,诬告李逵造反。

这不过是大宋朝廷的基本操作,并非是邢恕真的歹毒到不管不顾的地步。

赵普当年诬告大臣卢多逊,就用了一支箭给赵黑胖看,赵黑胖琢磨着这厮要害朕,堂堂宰相被贬崖州。

也就是说,大宋从立国之初,就盛行诬告造反,后来,这几乎成了大臣翻船的基本操作。

丁谓、范仲淹、蔡确……谁没有受过这种暗箭?

当然,所有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里,皇帝要文臣贬谪到底,就贬谪到底,真正谋划者其实根本就没有多少决定权。唯一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被诬告的官员会暂时脱离中枢,远离朝堂。

一切似乎都朝着他希望的结果而去,只要李逵被送出朝堂,十年的沉寂足够邢恕的谋划了。

等到将来李逵归来,朝堂已经不是如今的朝堂了。

拉拢足够盟友的邢恕,到那时候根本就不是远离朝堂的李逵能比得上的。

更何况,邢恕还有一系列的手段对付李逵。像李逵这种文臣带兵大杀四方的大宋高官,基本上在朝堂都不太可能有机会崛起,除非李逵一直打败仗。

在大宋,文臣掌握兵符,带兵作战,可以失败,也可以成功,但就是不能太成功了。

邢恕就是料准了这一点,才准备对李逵发难。

可没想到的是,李逵掀桌子不干了。

李逵是舒坦了,可邢恕却倒霉了。

他那点小动作瞒不住别人,都是千年的老狐狸,他的这点招数真瞒不住人。

这次,邢恕被逼着走上前台,就是被章惇舍弃了的结果。办事不成,反而被人反制,这就是没能力的下场。

邢恕咳嗽了一声,耷拉着脑袋启奏:“都事堂直管衙门兵统局正,天章阁直学士李逵挂印而去……”

轰——

朝堂上一阵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