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章 哼,窝又冒恰舅爷爷家的饭!

他以前怎么就没有想过这样的办法呢!

眼见屠正刚没有什么好交代的了。

当下连带着张君就去安排了。

……

姜家村。

石牛山脚下。

姜初阳端着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红薯米饭。

从厨房中走了出来:“大家把手中的活停一下,吃早饭了。”

“嘻嘻……来哒。”小饭团一路小跑的出现了。

“你恰饭的时候跑得真快。”小红薯努力在后面追赶着,但就是追不上。

这让跟在后面的姜永彪、姜华胜、姜昆仑三人,那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姜初阳脸上也有着笑意:“你们跑慢点,早饭管够的。”

“就是,就是,没人跟你们抢。”姜秀兰忍不住跟着道。

“那窝也要跑快点,舅舅做的肉肉可好恰了,跑慢了可就冒得哒。”小饭团说着就跑进了厨房。

“是的。”小红薯附和。

两个小家伙在拿到了碗筷后。

第一时间就往堂屋中的八仙桌旁冲。

姜初阳看着直摇头,但也没有去多管。

在取下围裙洗了把手后,就拿着碗筷与姜秀兰同行走进了堂屋。

餐桌上,有一盆爆炒野猪肉,还有萝卜干等下饭的菜肴。

小饭团看着那是食欲大开,埋头就大口的吃了起来。

“你慢点吃。”姜华胜在盛好饭后,笑着坐在了一旁:“这小家伙可不得了,饭量都可以赶得上一个大人了。”

“嗯,我看出来了。”姜初阳点头。

“她这只怕是在家里面根本就没有吃饱。”姜秀兰心疼的说道。

“这倒不至于,应该是家里面的饭菜没没油水。”姜初阳拿起碗筷也吃起了饭菜:“在咱们家多呆几天就好了,保证不出半个月小饭团就会长的圆润起来。”

毕竟是小孩子。

只要营养跟得上。

那肯定不可能一直是干瘦干瘦的。

除非身体有什么毛病。

“哈哈……这也就是你现在养得起,我家要是养小饭团这样的小吃货,哪会愁死去。”姜永彪笑着开起了玩笑。

然而小饭团闻言,却是当真了。

她瘪了瘪嘴说道:“哼!窝……窝又冒恰舅爷爷家的饭,舅爷爷……你这样说窝干啥?”

“啊?”姜永彪一愣之下颇有些尴尬:“对,对!你说得对!你没吃我家的饭,我可没资格说你。”

“哈哈哈……”姜华胜见状大笑了起来。

姜初阳、姜秀兰、姜昆仑也是忍俊不止。

不过没有在逗小饭团了,而是均都沉默的吃起了饭菜。

数十分钟后,吃完的姜华胜轻声对姜初阳说道:“你这要制作两张大案台的话,需要去集市卖木材啊!不然家里面的木材绝对不够,而且你这屋顶的横梁有些也要换新的,要不然我可不敢保证安全。”

“不安全的话当然得换。”姜初阳三两口将碗中的饭菜吃完了后,直接表态道:“不过现在修缮屋顶暂时要缓缓,我还有更大的差事要三叔去办。”

“哦?”姜华胜有些好奇。

坐在对面的姜永彪跟姜昆仑,那也是竖起耳朵听着。

姜初阳说道:“早上王老板找我催要腌制猪肉的一幕你们也看到了,介于现在腌制猪肉供应不求的情况,他跟我的意思,准备扩大规模建造加工小作坊,而相关建造的工作,我想咱们姜家没有人会比三叔更熟悉了,所以就有劳力全权负责了。”

“你小子……”姜华胜闻言倒吸了一口冷气:“你这一步迈的可有些大啊!别说我泼你冷水,你知道要想在姜家村建造一个小作坊,那得多麻烦,那得需要多少钱吗?”

“这个三叔就不要担心了,王老板他说帮忙搞定一切手续跟证件。”姜初阳笑着说道。

至于更多的话,他没有在说。

毕竟这是跟王德源之间的商业秘密。

“那钱呢?”姜华胜摊了摊手。

在他看来,王德源在愿意帮忙。

那建造小作坊没有充足的资金,那一切也是枉然。

“一千块够吗?”姜初阳将之前王德源给的钱拿出来摆放在八仙桌上。

“我的天!这肯定够了啊!”姜华胜被惊到了。

就是姜永彪跟姜昆仑,看着八仙桌喊厚厚的钞票,那也是惊愕不已。

毕竟在农村,一般打工的工资才一块钱一天。

要想攒到一千块钱。

那得不吃不喝三年。

而姜初阳这小子居然轻而易举的就那还出来了。

这真的颠覆了他们对赚钱速度的认知。

姜秀兰相比他们三个,此时却是要淡定的多。

但脸上仍然有些讶色:“初阳,刚才王老板一次性给你你这么多钱吗?”

“嗯,提前预支用来建造小作坊的。”姜初阳将一千块钱递给了姜秀兰:“三姐,你书读的多,以后你就做我管钱的财会吧!这钱你先收着,等下跟三叔核算一下建造小作坊需要多少钱,然后将支出跟收入的钱都做一个表格出来。”

“好。”姜秀兰接过钱满口答应。

“还有,”姜初阳继续说道:“昆仑、五叔、三叔帮忙做事也要做一个工资表,这样的话,咱们以后有账可查,也知道哪方面的开销比较大,都到时候在做出相应的调整。”

“行!都听你的。”姜秀兰没有任何意见。

但姜昆仑跟姜永彪却是急了。

其中姜永彪皱着眉头连说道:“初阳,你什么意思?看不起你五叔吗?我都说了这是给你帮忙的,哪能要你的工资啊!”

“不错,你有没有把我当兄弟?”姜昆仑也有些不满的跟着说道。

“我正是把你当兄弟,看的起五叔才这样做的。”姜初阳闻言直摇头:“首先你们也要吃饭,也要赚钱养家,这给我帮忙帮一天是一天,总不可能长久下去吧?”

“这倒是。”姜永彪不得不承认这话。

姜昆仑也沉默了。

“所以呀!我付工资给你们,那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样你们既帮我做了事情,又赚钱养了家,何乐而不为呢?”姜初阳摊了摊手:“而且我这小作坊要是建造成功了,这活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干完的,要是王老板生意好,只怕会长久干下去。”

“也就是说,除非你们不愿意给我做事,要不然这工资你们没有理由拒绝。”

“好吧!”姜永彪我话可说了。

姜昆仑也是感激的很。

毕竟在七九年能找到活干。

而且还能有工资拿,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但我还有一个担心。”姜华胜突然间认真的说道。

“三叔你讲。”姜初阳听着。

“你以前腌制猪肉赚钱那都是小打小闹,就算是被人举报戴上了倒买倒卖的帽子,那只怕也关不了多久。”说到这,姜华胜轻叹了一声,眼眸中有着凝重:“但以后你这小作坊要是建立起来了,还请了人帮忙做事,这要是被举报了,那你知道罪名有多大吗?”

他别的不怕。

就怕姜初阳重走二哥姜永康的老路啊!

姜初阳闻言忍不住笑出了声:“王老板都答应帮我办理小作坊的营业执照,还有相关证件,三叔你认为得红眼病的人举报了有用?再说了,现在已经改革开放了,只要咱们做生意合法合规,有关部门根本就不会管我们的,甚至还会给我们给予有关方面的支持。”

“不错,这个我可以作证。”姜秀兰确定道。

“真的假的?”姜华胜有些错愕。

要是姜初阳一个人说。

他肯定不相信。

但姜秀兰书读得多。

那见识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所以说出来的话,那还是有一定的说服力。

“当然是真的了。”姜秀兰见堂屋内没有其他外人,当下笑着给姜华胜、姜永彪、姜昆仑普及起来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姜初阳在一旁也是不是补充一两句。

一个小时的时间。

很快就这样过去了。

但姜华胜、姜永彪的收获却是巨大的。

毕竟他们身在偏僻的农村,以前可没有详细的听说过改革开发的政策。

现在被姜秀兰、姜初阳这样一普及,那心中顿时对倒买倒卖没有任何心里阴影了。

有的是对新生活的向往,还有奔向小康的渴望。

“四哥,”在一旁玩耍的小红薯这是仰着小脑袋开口了:“这都快十点哒,我得带小饭团去放养胖轱辘去。”

“去吧!去吧!”姜初阳挥了挥手:“我也的去找一下老村长,跟他说一下小作坊地基的事情。”

虽然七十年代审批地基手续很简单,但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

要不然被小人钻了控制,那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等等。”姜秀兰却是不同意姜初阳的话:“小饭团年纪太小了,大冷天的跟着去放牛可不安全,所以小饭团还是留在家里吧!或者你带着去找老村长。”

“也行。”姜初阳点了点头:“那三姐你先跟三叔核算一下建造小作坊需要多少钱,我去找老村长了,到时候要是核算出来我还没有回来,你可以先把钱预支给三叔去买材料,不需要等我的。”

“知道。”姜秀兰点了点头,拿出纸跟笔,就跟姜华胜、姜永彪在八仙桌上核算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