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页

见到萧秋雨被拔擢,大多数人都向其道贺,当然也有心生妒忌的,不过萧秋雨也没当回事,所谓不遭人妒是庸才,越是有人妒忌你,越是证明你大获成功了。

诸侯之中,唯独韩馥脸色很不好看,道:「盟主,潘凤是我麾下的将领,你就这样挖墙脚,似乎不太好吧。」

潘凤是韩馥的手下,而袁绍现在却让“潘凤”去统领他麾下的骑兵,这是再直白不过地挖墙脚了。

袁绍不以为意地道:「同为为国家办事,又何分彼此?」

袁绍之所以肯大力提拔萧秋雨,一则是他战绩却是彪炳;二来是他杀了董卓的弟弟董旻,算是替袁绍很出了一口气;三则是他打算将这个智勇双全的上将招揽到自己麾下。

三国时期,什么最重要?人才最重要。

刘备为了招揽诸葛亮,屈尊降贵三顾茅庐;曹操为了招揽徐庶,直接抓了他的母亲来诱降,为了招揽关羽,更是用尽了手段;而诸葛亮为了招降姜维,煞费苦心地制造局面令他和曹魏决裂。

像吕布这样的三姓家奴,背负着那么多次的背叛劣迹,结果董卓、王允、刘备、甚至最后的曹操都愿意收留他在自己帐下作战!

当初吕布去投奔刘备的时候,已经连续两次手刃自己的义父了,别人劝他说吕布如狼似虎,留之必伤人。可刘备看中吕布的武力,依旧不肯听,执意收留吕布……结果吕布最后果然反客为主,从刘备手中抢走了徐州。

曹操也一样,攻破白门楼后,吕布主动投降,顿时曹操就心下一动,打算收留他,不过刘备因为之前的事情怀恨在心,挑拨了几句,最终让曹操决定斩了吕布!

可想而知,在这个时代,一个优秀的臣子,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值得各路军阀千方百计地争取到自己麾下。像萧秋雨这样不仅个人武力强悍,还擅长行军打仗的全能型将领,更是深受追捧,袁绍也早就起了招揽之意。

当然袁绍愿意招揽,韩馥也不愿意放手,毕竟是他自己收下的大将,如何愿意让袁绍给挖了墙角?

韩馥还想再说什么,袁绍却道:「我等皆为大汉之臣,都效忠于天子,又不是割据一方的军阀。无论潘将军效忠谁,都是隶属于汉军编织,又谈何挖墙脚之说?怎么,难道韩太守打算私自掌控兵权,别有二心不成?」

第184章 内乱的联合军

早在秦时就已经废除了分封制,说是十八路诸侯,其实他们也只是统领一方的州长而已。如果不是为了镇压黄巾军起义,他们这样的一方大员是绝对不能掌握兵权的。

而如此经历了黄巾之乱和宫廷之乱,地方行政长官摇身一变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但即使如此,他们名义上还是以臣子的身份效忠于大汉,谁也不敢真的把自己当成了一方诸侯。

虽然大家彼此都心知肚明,但是谁也不可能真的承认自己是军阀……既然袁绍拿出这种话来压人,韩馥自然是无话可说,只是他被袁绍如此挤兑,完全下不来台……

见到韩馥进退两难,袁绍干脆给出了一个台阶,道:

「待攻破洛阳,擒杀董卓之后,我等皆会因救驾勤王有功而备受拔擢,届时韩太守自然可以在朝堂之上位极人臣,又何必在乎冀州的军制变动呢?……罢了罢了,如今先让潘将军领军征战,待平定董卓之乱后,便让潘将军回归你的麾下,你看如何?」

韩馥心里清楚,袁绍的话纯粹是在放屁……因为袁绍的名望和势力不知道比韩馥大了多少,所谓良禽择木而栖,潘凤虽然只是暂时统率他的兵马,但他一旦投身袁绍麾下,恐怕日后再也不打算回来了。

只是袁绍既然给出了这个台阶,韩馥也只得顺坡下了,他道:「盟主言重了,我等也渴望尽早攻破洛阳,铲除董卓,这件事情全凭盟主吩咐吧。」

这件事情结束后,袁绍继续下令道:「来人,将郭汜脱出去斩首,将其首级悬挂于辕门之外。」

「袁公,袁公饶命啊,我愿意归降于你,为你领兵打仗,求你放我一条生路。」被兵卒脱出帐营的郭汜哀嚎祈求了起来。

袁绍账下的谋士田丰站出来为郭汜求情,道:「主公,郭汜此人勇冠三军,而且还精于军略,是西凉军五大战将之一,如果能将其收服,将会成为我方一大助力,你何不饶他性命,让他戴罪立功?」

袁绍冷哼一声,道:「此人乃董卓心腹,帮助逆贼董卓犯下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罪不容诛!就算我肯饶他性命,大汉的黎民百姓也不肯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