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页

“我们好不容易将生物感应芯片给制造出来,没想到感应器的感应能力还是太差了,这对比一番,只能说大概的模糊感应出脑电波信号之中的信息,但是却无法精准的感应清楚。”

秦毅的旁边,一个大概30多岁,40不到的人仔细的沉吟,想了想摇摇头说道。

他叫蒋浩海,华夏新生代生物学领域的领军人物,被秦毅用高薪加忽悠大法忽悠过来的。

“会不会我们制造出来的生物感应芯片方面出了问题?”

蒋浩海的话刚刚落下,一个和蒋浩海年纪差不多大,带着一副金色眼睛,整个人看起来非常斯文的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尹萧,和蒋浩海一样,也是生物学领域的新生代领军人物,他是被秦毅的先进生物理论给吸引过来的。

“生物感应芯片的技术是还有待提高,不过我觉得还有一个可能,这涉及到我们人类大脑的一些东西。”

秦毅摸着自己的下巴,不知不觉之间竟然有了一些胡须,一边摸着自己的胡须,一边仔细的思索了一番之后说道。

“我们大脑在处理信息的时候和计算机处理信息是完全不一样的。”

“大家会选择性将一些不重要的信息给过滤掉,而之存储那些重要的信息,比如当我们专心于眼前的某些东西时,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忘记旁边的一些东西。”

“我们的眼睛同样看到了这些信息,但是我们的大脑会自动锁定那些重要的信息,而选择性遗忘或者隐藏一些不重要的信息。”

“以这张中华田园犬的图片来说,我们第一眼看到这只狗的时候,我们会注意它的颜色、大小,因为这是比较直观的东西,也是比较显著的特种。”

“我们自动选择性的将它的品种,还有它的尾巴是扬起来的这些信息给遗忘掉,但是当我们被问道,这狗的品种是什么,它的尾巴是翘起来的还是夹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又能够迅速的将这些信息给凸显出来。”

“这就是我们大脑的神奇之处,我们的眼睛每天都要看到很多的内容和信息,如果要是以计算机来存储的话,这就是一天24小时的录像,它的内容就会非常的庞大,如果再加上一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话等等,这个内容还会更加庞大。”

“但是我们每天都在这样的节奏之中生活、工作,我们的大脑并没有因此出现电脑一样的因为信息、内容过多的问题,出现存储空间不足,或者是卡主的问题。”

“其中的原因便是如此,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对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过滤不重要的信息,保留印象深刻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