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四大名著有三本

刘宴看书极慢,遇到喜爱的部分都会击节赞叹,看完后他是过目不忘,复述出来一字不差。

而杨炎则完全相反,他看书速度极快,可以说是一目十行,但是他看得快也忘的快。

等到杨炎看完了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刘宴才刚刚看到曹操刺董。

不过此时天已经黑了,旅店里的烛火看书伤眼睛,刘宴只能依依不舍的合上书,等着明天太阳出来再看。

杨炎也合上书,赞叹道:“这本《红楼梦》真乃是奇文啊!”

刘宴摸着《三国演义》说道:“能写出《三国演义》的,也绝对是一代文宗了!”

红楼梦情节婉转回折,细细品尝能品出多种滋味,但是杨炎刚想要夸奖,却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夸起。

反倒是《三国演义》写的是汉末三国的历史,反倒是能够聊两句。

杨炎问道:“刘郎,这本《三国演义》奇在哪里?”

刘宴立刻说道:“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志注》,读起来都是晦涩深奥,但是这本《三国演义》虽然有不少违背史实的地方,但是人物是真的写活了!”

刘宴立刻背诵出了几段剧情,听得杨炎如痴如醉,当听到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时候,杨炎也倒吸一口气说道:“‘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魏武帝竟然说过此等言语!”

刘宴则说道:“《三国志》中并无吕伯奢传,不过在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中,倒是写了吕伯奢的事,但这‘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怕也是家之言,当不得真的。”

“虽然当不得真,但是这本《三国演义》竟然如此贬斥魏武帝。”

刘宴也点头说道:“太宗皇帝也曾经大赞魏武帝曰‘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没想到这本《三国演义》竟然如此贬斥魏武帝。”

杨炎思考了一番说道:“《三国演义》尊刘贬曹,怕不是建宁王的授意吧。”

“何出此言?”

杨炎想了想说道:“如今这个世道,不也是龙蛇并起的大争之世吗?殿下是皇室血脉,在陇右又有仁厚的名声,难道不是自比汉昭烈帝?”

汉昭烈帝自然就是刘备了,刘宴思考了一下,虽然觉得杨炎有些过度解读,但好像也确实没什么毛病。

建宁王和汉昭烈帝一样名门出身,但是没什么根基,书中刘备好不容易攒下一点家业,建宁王也是好不容易在塞外积攒了一点家业。

这么一说,尊刘贬曹似乎说得通了。

杨炎又说道:“刘郎,此等大争乱世,我等也要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啊。”

刘宴点点头说道:“三郎所言极是,不瞒三郎,江淮盐铁租庸使第五琦大人曾经给我写信,邀请我随他协理盐铁院事,我本想要回去之后就入幕第五大人府中。”

“但是现在我犹豫了,等到沙州会议之后,若这建宁我那个真的是刘备一样的仁厚明主,那我就留在沙州。”

杨炎拉着刘宴的说道:“刘郎所言也正是我的心意!”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