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登陆平壤

这些没有继承权的次子和寒门子弟进入小朝廷,影响了到了贵族的利益,各种政治斗争越来越激烈。

如今新罗王金宪英继位后,更是向大唐派遣了几十批遣唐使,这也都让知唐派和反唐派的斗争更激烈。

而这些上层的斗争的根源,除了争夺在新罗朝堂的话语权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土地。

金春秋也学习隋唐实行了授田制,在前几任新罗王手里,授田制度增加了新罗王在国内的威信,将新罗原本松散的部落联盟政体推进到了封建君主政体。

但是在百济、高句丽相继灭亡后,新罗再也没办法扩张国土了,而百姓越来越多,授田制度也和大唐一样难以为继了。

而新罗原本的贵族势力就强大,授田制度崩坏之后造成的后果要比大唐严重的多。

地方豪强不断通过授田坐大,曾经通过授田制度集中的君权再次削弱,地方实力派也开始崛起。

安熙予虽然不可能明白为什么授田制度会出现这么多问题,但是他也很快抓住了关键,如果新罗能够获得更多的土地,那么国内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新罗王可以用新的土地收买人心,贵族们也可以齐心协力向外扩张,而不是窝在半岛上内耗。

为了这一切,安熙予就任北道执政后,就开始在平城练兵,准备趁着大唐内乱占领下安东的土地,如果能够在这个时机占领下安东,那说不定还真的能够恢复高句丽的荣光。

从北道小朝廷下衙,安熙予又喊来了身边的承命郎问道:

“还没有北面的消息吗?”

承命郎就相当于大唐的秘书郎,基本上都是勋贵人家子弟担任的,其主要工作就是辅佐大臣做一些文字工作。

年轻的承命郎说道:“上一次保平安的信已经收到了,不过是半个月前写的,安将军正在鸭绿江以东沿河筑城。”

安熙予皱眉说道:“为何要在鸭绿江以东筑城?唐人不是已经撤出了安东了吗?”

承命郎连忙说道:“安将军来信说大行城中依然有唐军驻守,他不敢轻易开边衅,所以只是筑城和唐军对垒。”

安熙予焦虑的问道:“唐人?大行城内还有唐人?”

没想到自己的预感竟然成真了,还没有跨过鸭绿江就遇到了唐人的阻挡,大唐虽然衰落依然不可小觑啊。

承命郎立刻说道:“安将军来信中说,大行城中只有三十余名大唐老兵,沿鸭江筑城只是为了恫吓这些唐兵,想让他们主动退走。”

安熙予对着承命郎说道:“吾儿能有这个谨慎自然是好的,不过你这就起草一封信给吾儿,切莫被唐人虚张声势吓到了,大军补给耗费颇大,如果不能尽快拿出战果,朝廷中的反对声起来了,为父也要压不住了。”

说完安熙予披上了狐皮大衣说道:“走,去南浦看一看?”

“执政,现在去吗?”

南浦虽然距离平城不远,但是乘坐马车也要半天时间,如今已经是中午了,到了南浦怕是已经天黑了。

南浦港口也是安熙予上任北道之后的重点工程。

新罗船多,但是港口都集中在南方。

平城和金城的往来,依然需要依靠陆上道路,这样消息传递和物资运输是非常缓慢的,也加深了北道地区偏远的感觉。

为了让北道和新罗朝廷联系更紧密,也为了让更多的人才前往北道,安熙予主持修建了南浦港口,并且搜罗了一批造船匠来到了南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