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节 荆楚

高雄国民学校现在是每学年可以提供200个学位,也就说,只能应对大约2万~3万居民。缺口高达三分之二以上。

“这缺口也太大了。”金晓宇沉吟道。学位短缺在各地都有发生,但是高雄的短缺情况是最大的。

这不是简单的扩建学校能解决的,关键在于师资,而现在文教省最缺的就是师资。

她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你们第一批去临高念高小的孩子是几几界的?”

“1633界的。”

“考去临高念高小的有多少人?”

“十九人。”

“我记得项天鹰说过,他和胡相谈过,每年芳草地高小毕业的临高学生……”

“是的,但是简易师范还有一年,他们得到明年才能毕业。”荆楚苦笑,“能来十个人就好了。”

“是呀,是呀,我们还得支撑一年才行。”

再去找胡相要人是不现实的。看来这一年是无论如何都得支撑过去才行了。笨港的移民只能暂时顾不上了

金晓宇知道,虽然她带来的十个新教师,但是这些人其实填补不了缺口,高小一开,加上她还要按照大纲加课时,十九个教师四个文职秘书外加她和项天鹰两个,是无论如何也不够用的。

她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高雄本地的甲、乙种文凭获得者有多少?”

荆楚没明白她的意思,迟疑道:“归化民干部大多有甲种或者乙种文凭。还有一些读书人,也考了乙种文凭。不知道首长具体要哪一类?”

“就说后者吧,那些旧读书人。”

“这个我们有历年的乙种文凭考试与授予记录,我这就找出来。”荆楚说着出去了,过了大约十分钟,她拿着文件夹又回来了。

金晓宇暗暗点头,这姑娘相当能干!难怪可以承担校务工作。以后是个可以培养的对象。

“现在高雄有甲乙两种文凭获得者有二百五十四人……”

“还挺多的,高雄这里的读书人不少啊。这些人也可以利用起来么,让他们去扫盲!”金晓宇说,“我们提供一点津贴”

“这个,要魏元老同意才行。”荆楚说,“他们大多有差事。要组织起来挺难的,光是扫盲班的课表就不好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