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册封使的季节(二)

吴象贤看到地图上的高雄所在,不由大吃一惊。“不想上国居然与敝国的与那国岛如此相近。”

“乘我国之大船,到琉球不过三天的航程。”

“三天!”吴象贤又吃了一惊,平日琉球人乘船去一趟鹿儿岛,加上途中补给,就算是顺风都起码要花一周的工夫。除了火轮船外,澳洲人的火器也是犀利无比。若是和萨摩藩交战,加之萨摩武士远途赶来,也绝无获胜的可能。想到这里,吴象贤不由又问道,“若是敝国有难,不知上国如何待之?”

“琉球既是我大宋澳洲行在的藩属,若是有难,自然是倾力相助,”赵彦昊哈哈一笑,接着把手一摊,“若是保护不了藩属,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毁了元老院与人民的名誉?”

“投靠澳洲人,远胜萨摩、明国!”吴象贤脑海中灵光一现,突然闪过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

仔细想来,萨摩对本国的压榨自不用说,简直到了“敲骨吸髓”的地步;大明呢?虽然前些年从日本人手里挽救了朝鲜,但是这几年的朝政国势日渐颓唐,显然亦非可以长期依靠的对象。

接着吴象贤又仔细询问起了临高的各种情况,上到火轮船大炮,下到归化民的饮食穿着,无所不问。赵彦昊倒是之前仔细背过被俘说明手册的最新版本,至今还记得一些,加上临行前看过一些外贸用的常见问题回答,所以遇到关键问题,回答虽然是模棱两可,但倒也算是侃侃而谈。各种新奇的事情令吴象贤大开眼界,满脸都是兴奋之色,等到差役过来上灯才反应过来,外面天色早已是完全黑了下来。

吴象贤、麻平衡二人见天色不早,便称叨扰,连忙作揖告辞。

赵彦昊吩咐手下拿来几样蔬菜的种子,交给麻平衡,“改日我让管农业的干部登门拜访。”麻平衡激动地差点跪下,“多谢大宋使者……”

赵彦昊又拿出几本《格物小识》、《澳洲旧事》、《临高野语》这类科普、风土笔记小书,送给吴象贤,吴象贤倒也是千恩万谢地收下了。接着二人作揖告别。

“这个姓吴的小伙到是很有眼光嘛,看起来很有可能成为亲澳人士,”赵彦昊笑着说道,突然他想到了什么,连忙问郑玶道,“他是羽地按司?”

“首长,实际上他是羽地按司的世子,不过国王摄政他们倒是很看好他,羽地按司早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果然是他……没想到一顿饭接见了两个‘琉球伟人’,”赵彦昊尴尬地笑了笑,“希望这位仁兄别搞出个澳琉同祖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