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在路上

目前的高雄市实际被分为三个部分。设在旗津半岛上的哨船头;打狗山以西,盐溪以东的盐埕以及北面的三块厝。

三块厝这个地方,最早也曾经被列入过农垦旅团的考虑范围,但是叶雨茗亲自探访过此地之后认为此地的土地贫瘠,作为农业用地较为勉强,作为砖瓦厂或者日后用来修建发电厂之类倒是较为合适。

登陆之后,魏八尺在三块厝也设立了一座营寨,设立了砖瓦窑和锯木场,专门为高雄市供应建筑材料。

关山跃的输送计划就是将三块厝设为前进基地,所有移民和物资、牲畜,全部通过船只河运到三块厝。然后再择日从三块厝出发。

从三块厝往西走还有一段盐溪的河道可以通航,关山跃决定船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一直到不能走为止再登岸行军。

行军分为三个波次,由青壮男丁和驮运队的建材、粮食组成第一波,作用是打前站,连走边整修道路,到了农场所在地开始房屋建设。第二波是大部分物资。第三波是妇孺老幼和随身行李。病人和老幼由牛车运送。

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一周时间。因为驮运队需要往返,还要给牛只以充分的休息时间。同时,他还得做好应战的准备。目前的高雄依然是危机四伏的状态之下。

危险并不来自近在迟尺的荷兰人,他们人数有限,关键的是还眼巴巴的要和澳洲人做生意。对农垦旅团来说,最大的危险是本地的土着。

高山族,是关山跃从小受到的教育中对台湾原住民的称呼。实际上,高山族包括有平埔人、布农人、鲁凯人、排湾人、卑南人、邵人、泰雅人、雅美人、邹(曹)人、阿美人、赛夏人等十多个族群。

在台南平原一带活动的属于平埔人――顾名思义,他们生活在平原上,而不是山区。尽管平埔人和山区的原住民部族都来自南岛地区,但是他们并不猎头。

虽然不猎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和他们更容易相处,之前海天号遇到的袭击,即来自平埔人中的搭加里扬社。社名最早出自荷兰人的文献,「a」,按荷兰语发音,更贴近塔卡雷扬。

他们的聚居地在旧时空高雄市中北部地方。社内总人数超过两千人,能一次性动员的战士超过五百人。在当时这是台南平原上妥妥的大社。

塔加里扬社仗着人多势众,经常侵吞临近村社的土地,周围的新港社、麻豆社皆被其打败过。这也导致其头领自信心满满,对外冲突往往采用强势的作风。

不过其强势的作风也使得他们在台南平原上四处竖敌,在旧时空,荷兰人正是利用了他们的强横,借助借由周边村社的不断申诉,于1634年以充当裁决人为名,出兵讨伐搭加里扬社。

荷兰人的第一次出兵七十人。在遭遇战中,虽然取胜杀伤对方十几个人,但顾虑到搭加里扬社规模,如果再深入,会遭到严重的报复,不得不撤兵。转过年来,荷兰人出动了五百人,外加新港社的五百人附属部队,总计一千人再次讨伐搭加里扬社。这次的出兵规模,位居整个荷据时期的前几名。然而,最终的成果,仅仅是烧毁了其居住点。大多数搭加里扬社人都活了下来,只是被迫迁徙到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