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归途

大明风流 大苹果 1693 字 2022-08-30

于是众人出广州府一路往东北方向走,从福建借道北上。这虽然饶了些路程,但是张延龄认为这是明智之举。那位宁王爷是什么货色,张延龄心知肚明。这次自己断了他的财路,坏了他的好事,还从他家门口过,少不得是会有麻烦的。搞不好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府等着自己呢。

其实张延龄并不想和这位宁王结怨。张延龄甚至提审卢正方和李思明他们的时候都没有问半句宁王的事情。张延龄只想将这件事归为地方官员和商贾的勾结走私行为,并不想牵扯宁王朱宸濠。一则,其实证据不足,光凭卢正方这个人的口供,对朱宸濠是没有用的。卢正方只是朱宸濠的白手套,他可是没有明面上参和任何走私的生意。

再者,就算证据确凿,那也不过是朱宸濠走私海货而已。一位大明王爷,走私赚了点银子而已,又能对他如何?况且朱宸濠应该是将朝廷上下官员都打点的服服帖帖的,人人都说他好。那天晚上潜入卢正方的庄园仓库的时候,自己可是在小码头下听得清清楚楚,朱宸濠极有可能和刘瑾之间是有秘密勾连的。

在这件事上,张延龄知道自己不能冲动,必须要慎重行事,不能想着搞个大的。不但要撇清朱宸濠的干系,甚至就算犯人到了京城供了出来,自己也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还可能要为其开脱。否则的话,自己有可能要惹上一身骚。

张延龄可不是胆小怕事,更不是怕宁王。只是这次到广东来,他已经做了不该他做的事情。

一股脑端了广东三司的主官,广州府的知府和同知。这些那可都是牧守一方的大员,都是三品四品的大官。不但如此,还带兵和佛郎机人打了一仗。

这所有的行动可都不是奉旨而为的行动。自己是来考察开海禁,通海上商道的可能性的。朱厚照之所以同意自己来,也只是为了看看开海禁的事情是否是可行的。张延龄其实在明面上是以私人身份来广东的,并没有得到朝廷和皇上任何的公开授意。

当然了,这也是张延龄自己要求的。因为张延龄不想惹麻烦,不想给刘瑾他们暗地里对自己不利的机会。

但事情到了这一步,认真说起来,张延龄的所有行为都是自作主张的先斩后奏。即便有那么一张密旨在身,但那密旨可不是让他作为钦差大臣的身份来清查走私,抓捕本地大员的。

这件事张延龄之所以敢做,其实还是占着佛郎机人暗地里绑架大明百姓,当人贩子,残害百姓的举动。这才是张延龄能够理直气壮的行动的理由。

这个理由是完全站得住脚的,在大量证据和俘虏的支持下,没有人敢说张延龄做的不对。甚至调动地方兵马和佛郎机人作战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但若是对所谓走私之事大动干戈,甚至将朱宸濠拉进来,那便是另外一件事了。

故而,张延龄早就想的清清楚楚。这次回京,重点在本地官员不闻不问,任由佛郎机人占据大明领土,残害百姓这件事上。最多说他们勾结商贾和佛郎机人走私,利欲熏心,置百姓和大明社稷于不顾的过错。

重点却不在宁王是否是走私的幕后主使,也不要去追究宁王和李思明等人的关系。不要追究卢正方是不是宁王派去的人等等。

如果牵扯过多,很可能会被反咬一口,被攻击为擅自行事,越权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