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秦国的秘密武器

毕竟比起航空炸弹来,火炮在投射精度上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而且不用考虑飞机被拦截和击落等问题。

因为协调手段较少,通信环境较差,各国军队指挥官依旧倾向于动用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武器装备作战:陆军将领不愿意联系空军,空军那边也通常不会找陆军将领研究作战方案。

所以大炮就成了这些国家指挥官们唯一的选择,与其麻烦万分的去联络空军,不如用大炮直接轰了来的方便快捷。

大唐帝国不同,唐军完全走向了另外一个思路:他们更倾向于火炮自动化,更愿意把注意力放在提升火炮的机动性上。

按照大唐帝国的炮兵理论,跟的上装甲部队突进,随时能为需要支援的部队提供炮火支援的火炮才是好火炮。

当友军需要支援的时候你跟不上打不了,那样的火炮威力再大也毫无用途,所以唐军从来没有装备笨重的超大口径火炮的习惯。

他们走的是另外一个极端——为了提升部队的机动性,唐军缺乏攻坚能力。大唐帝国的部队摧毁敌军坚固永备防御工事的手段少的可怜,大部分时候都只能使用精确度不高的航空炸弹硬砸。

事实上一直到今天为止,唐军都没真正遇到过马奇诺防线那样的超坚固防御工事,唐陌的对手几乎没有舍得用大量钢筋混凝土构筑钢铁防线的疯子。

不过随着世界水泥总产量的提升,还有军事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钢筋混凝土永备防御工事开始出现,各国的防御也变得越来越坚固。

唐军的思路也在跟随着这样的思路转变:他们也开始装备可以击穿厚重水泥掩体的重型制导炸弹。

新的炸弹由容克轰炸机或者飞行堡垒轰炸机携带,使用无线电指令制导,命中精度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是非常高的。

总的来说,这是军队内部思路不同导致的。唐军的沟通一直很顺畅,陆军指挥官也习惯在需要压制火力的时候呼叫空军。

加上唐军的无线电设备一直都是世界领先的状态,所以三军协同没有延迟,自然也就愿意互相联络,愿意互相提供支援了。

张宣希望自己的部队可以在重炮到来之前继续保持进攻,不给蜀国部队休息的时间。

他也明白,如果不趁着列车炮抵达前线给蜀国造成恐慌这个机会击穿蜀山防线,秦国南下的战略估计就要陷入被动了。

赢铎给他发来的密电里说的清清楚楚,他必须要利用好秦唐两国和亲的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争取灭掉蜀国,让秦国在战略上获得与唐国平起平坐的可能。

(本章完)

()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