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鱼情艰难

回到过去当钓王 尺上 2286 字 4个月前

看到这里,可能好多人有些迷糊了,鱼不是下底了吗?那应该很快就吃饵才对。

并不是这个道理,像鲤鱼鲫鱼这种常见的淡水鱼,属于脊椎动物当中非常低等的水生冷血脊椎动物,它们的行动,多半都是依靠条件反射跟本能在掌控,并没有多少自主的思维意识。

条件反射大家都懂,刺激过后,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点暂且略过不提。

跟大家扯几句鱼的本能。

鱼生活在水里,有这么几类铭刻在基因当中的本能,约束着它的行动。

第一个是生存本能,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鱼会尽可能的寻求更加适合生存的地方,具体表现就是趋光,趋温,趋氧等。

第二个本能,是繁殖本能,到了繁殖的季节,会在体内激素的影响下,洄游、靠近岸边,寻找巢穴草窝等。

第三个本能,才是摄食本能。肚子饿了会找东西吃。来到食物·丰富的窝子会产生停留等。

不同的本能优先级是不同的,生存本能是第一优先序列。

具体的体现,就是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鱼会减少进食,空出更多身体机能储备来应对缺氧高压高温等异常的环境。

现在张扬他们做钓的混养塘里的鱼,就处于这种刚从极度缺氧状态略微缓和下来的‘应激’状态,这种情况下,窝子,食物、雾化等因素,是很难影响到它们大量鱼群聚集,开口吃饵的。

鬼扯了这么多,可能又有人会问了,各种美食诱惑没法对鱼产生好的效果,那这时候的鱼该怎么钓呢?

正确的做法,是找鱼钓!

找环境更加适合鱼开口的地方钓,找鱼群分布更加活跃的鱼体水层钓。

找鱼钓,最典型的钓法就是扎蛤蟆跟大飞铅。

此刻的张扬,观察了大概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确定正前方的窝点当中没鱼,下一杆果断开始了扎蛤蟆。

就看到张扬双钩上了两颗只有黄豆粒大小,勉强包起鱼钩的搓饵,端着杆子就抛到了面前的近点位置。

近点位置,鱼的分布会比较少,可能局部会有活性比较高的鱼活动,这些鱼就是张扬的目标。

张扬注意力非常集中的盯着浮漂,一次次的更换双钩饵料的落点。

一杆,两杆,三杆。连续换了几次位置,都没有任何动作。

再次抬头观察周围钓手的情况,换成昨天,开钓一分钟早就有人开杆上鱼了,今天倒好,三十来个人做钓偌大的比赛场,结果大家都干瞪眼。

难道扎蛤蟆也没戏了?鱼情这么艰难的吗?

张扬心底感觉有点沉重,如果鱼情差到了全坑不开口的情况,那对张扬也不是好事儿,纯粹拼运气的话,张扬并不占便宜。

就在张扬预感着不太妙的时候,更换钓点的一杆扎蛤蟆,浮漂在刚刚到位的时候,轻轻抖了一下,很快恢复了正常。

这个不起眼的小动作,换成普通钓鱼人可能直接就忽略了,但是张扬不一样,他敏锐的注意到了。

有漂相,就说明这个位置有鱼,动作是在双钩到底,浮漂翻身之后出现的,这说明鱼很大可能就在水底的位置。

张扬略微端着杆子轻轻上提了一下,鱼没给口,张扬再次逗了一下,还是没给动作。

两次尝试过后,张扬记住这个标点位置,提竿更换饵料,将钩子上的鱼饵上的更小了一些,再次扎到了刚才的这个位置。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张扬连续几次尝试过后,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吃口动作。

就看到浮漂到位之后停顿了大概三秒钟没动静,慢慢的往下阴了一个黑格的小动作。

对,你没看错,就是只有漂目中间一个小黑格的阴漂动作,张扬见出来阴漂之后迟迟的没有回弹,果断提竿刺鱼。

水下的力量透过钓组传递到竿尖,然后再通过鱼竿传递到张扬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