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群雄逐鹿

回到过去当钓王 尺上 2261 字 4个月前

到了老马这种段位,普通礼品他肯定是看不上眼的,但是对一个资深钓鱼人来说,不管你咖位再大,也扛不住顶级钓具装备的诱惑。

这不,张扬带着老马来到了刚刚完成入库不久的装备‘军火库’,简单的把几款不同标号不同性能的定制杆子一介绍,老马眼睛就挪不开了。

为了追求杆子的极致性能跟手感,张扬找钓具公司定制的内部自用杆子都是不带涂装的裸碳杆子,乍一看起来平平无奇,可是上手伸之后,那手感简直惊艳。

等老马非常内行的把杆子展开,又在室内天花板上顶了下简单测试了下腰力,更加爱不释手了。

“啧啧,这杆子不错!手感真轻啊,偏偏腰力还挺足的!上设备测试数据了吗?能上多大的线组?”老马双眼放光的问道。

张扬咧着嘴挺自豪的回答道:“18尺的,子线能上到15号稳定没问题!测试出来的顶钓值,保守说大概在24公斤左右!关键部位的碳布主材用的小日本的t1000碳布,基本上把性能拉满了!”

“t1000?那玩意儿不是只有进口的那几款高端杆子才在用吗?国内的鱼竿厂商从哪里搞到的?”

跟懂行的人交流就是省事儿,换成个普通钓友,可能对这个碳布标号一点认知都没有,任你吹的天花乱坠,他也get不到点上。

但是老马不一样,作为资深钓鱼发烧友,国内外的台钓大牌产品,他都有足够的了解,对一些材料参数性能方面的东西,更是如数家珍。

“哈哈,确实有点不好弄,这还是老赵通过一个朋友,委托宝飞龙那边帮忙打样做的!

这种顶级的高碳杆子哪都好,就是制作的时候,损耗以及残次等问题太严重。

碳布里的树脂含量太低了,对精度要求非常高,卷制跟定型的时候,很小的细节差异就会导致钓竿性能出问题。

为了做这么十来套杆子成品,废了至少一倍多,现在入库的,都是经过充分的测试,挑选出来性能非常稳定的优良品!”

宝飞龙钓竿,在国内鱼竿生产厂家当中,绝对算得上天花板级的老牌大厂了,能搞到紧俏的t1000碳布,倒也说得过去。

听张扬嘴里说的好似很轻巧,但是订制生产上难度多大,只有实际的当事人才知道。

这么说吧,如果算上前面开发配套模具,以及调试的开发成本再加上做这些杆子的废品率等所有环节的成本,张扬他们现在入库的这十来套杆子,总花费在小二十万打底。

这还是老赵欠了人情的情况下的花费。折合到每一米成品钓竿的成本上,已经远远超过纯日本进口的钓竿了。

到了张扬他们这种专业竞技团队这种层次,装备上一分一毫的性能差异,都会在高层次的竞技对抗中协助钓手占据优势。花这么多钱搞自用的杆子,在张扬看来绝对值得。

“啧啧,真好呀!!”老马听完张扬的介绍,感觉手上的杆子更带劲了。

“喜欢甭跟我客气,挑一套能用得着的尺寸带走!现在模具已经开发完成了,回头再找公司帮忙补货就是了!”张扬大手一挥,直接表态,看好了随便拿。

“那我可不客气了!三米六,四米半,五米四,四号杆子我都来一支!!”

“妥了!这边还有目前国内最好的手把胶,我帮你缠上!”

“哈哈,好!”

……

两个人在装备仓库里挑挑拣拣,很快把杆子调好了,张扬又从另一个货架上找到了队伍自用的高端手把胶,非常娴熟的帮老马把手把胶给缠好。

葫芦把这么一缠,再上手的手感又提升了一大截,细节直接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