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开杆鱼

回到过去当钓王 尺上 2272 字 4个月前

“奥!”小薇很听话,乖乖的放下杆子,从身后抓起饵料,一次又一次的攥成核桃大小的饵团丢进了窝点附近。

张扬这边还是没有动静,生怕小薇打窝造成惊吓吓跑了深处的老鱼,张扬故意双钩都攥上饵料补了点窝子。

饵团用的比较大,双钩上饵,抛竿的时候一时间没有找到感觉,稍微抛的偏了一点。

距离主窝子的位置,大概往左偏了半米左右。阑

双钩带饵做窝,所以张扬上饵时候手上的力道明显要轻一些,钓组入水之后,饵料迅速散落,等到位的时候,下钩的鱼饵已经彻底化光了。

就在张扬的浮漂因为饵料不断雾化,缓缓上浮的时候,突然间,一个微微朝着一侧晃动的小动作,被张扬敏锐的观察到了。

周围有鱼!

钓到了三米深,饵料到位之后还能有这种动作,十有八九是这个水层附近有鱼活动。

鲢鳙是滤食性鱼类,在水中吞吐水流,也会产生一定的暗流压力,刚才这种漂相,张扬感觉应该就是这种大鱼吹水导致的。

绷紧了神经,张扬一直关注着浮漂的细微动作,直到饵料彻底化掉,张扬这才轻轻的提起鱼竿,在子线上钩又上了一颗比刚才明显小了半圈的饵团。

饵团个头小也就罢了,张扬上饵的力道还明显加大了几分,这样饵料入水到位之后,化开的时间就会更长一点,给大个体的老油条鲢鳙更多吃饵的机会。阑

看到这可能有人会问了,张扬第一次来,从头到尾都没上过鱼,怎么知道水里的大个体鲢鳙回事老油条呢?

张扬确实第一次来,但是从线人在群里的情报可以侧面了解一小部分鱼情现状。

东湖水库几十年都没干过了,最近十年,年年都放钓,鲢鳙这种鱼一般都是钓浮或者钓半水,同样个体的情况下,线组是更容易切钩跑鱼断线的,库区里的大鲢鳙,但凡能长到几十斤的个头,肯定都或多或少有经历过吞钩逃生的经历,用身经百战来形容,并不为过。

为啥从开钓到现在,张扬一直都没口,但是还一点不着急呢?就是他知道一些老滑鱼鲢鳙的习性。

频繁的抛竿,大量的雾化,加上各种明显的声响动静,大鱼是不敢进窝的,想要守到这种级别的大家伙,提前打窝养窝子只是基础条件,还要在实战当中有足够的耐性。

这不,守得云开见月明,总算看浮漂开始有漂相动作了。

满怀着期待,张扬再次把饵料抛进了窝点当中。阑

不过这次盯着漂子观察了许久,又回到了鸦雀无声啥都没反应的状态。

不对呀,刚才那个漂相,明显是周围有鱼活动的。

张扬心底暗自嘀咕着琢磨了一下,在看到浮漂位置的时候突然反应过来,拍了下自己的额头。

擦,怎么把这茬给忘记了!

上一杆有口,是因为双钩都上饵,抛竿没到位,偏了半米,钓的是窝边的位置。

现在又钓回窝子中间,可不就没口嘛!

意识到问题的张扬迅速起竿,换饵之后又重新抛了一杆。这次的饵料落点是半米外的窝子边缘。阑

果不其然,问题就出在这里,很多时候抛竿精准了也不是好事儿,比如现在,没有反应过来的张扬如果闷头一直在窝子正中间守钓,说不定还真有可能吃鸭蛋打龟。

这里插一嘴题外话,好多时候新手光环容易钓获大鱼,跟张扬现在这种情况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新手的抛竿基本功差,饵料落点不集中,很容易就会偏出一些,钓的位置正好是窝子边的区域。

大鱼吃饵谨慎不敢大胆进窝子,在边缘的地方转悠,可不就容易被新手钓到嘛。

镜头再转回张扬这边,重新调整了饵料落点之后,浮漂很快又有动作了。

微微上顶,下拉,再上顶,再下拉。

这种漂相就像传说中的呼吸口似的,上下活动只有小半目的幅度,既不给明显的顿口,也不会顶漂顶的老高,起竿逮口心里没底,不提竿吧,上下呼扇的动作,还搞得人心里痒痒的非常难受。

看到这个‘呼吸口’,张扬下意识绷紧了神经。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