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主场作战的优势

回到过去当钓王 尺上 2132 字 2022-11-26

果不其然,提竿刺鱼,一条原塘的斤鲫被钓了上来,老刘率先上鱼。

入护第一条鱼,老刘悬着半截的心稍微放松了一点,还好还好,都说张扬钓鱼多猛多猛,从挨着钓鱼的发窝速度上来看,好像也差点事儿呀。

自己这边窝子里都来鱼开始见口了,张扬的浮漂还纹丝不动呢,第一个回合的暗中较劲,貌似老刘略胜一筹。

为啥用貌似这个词呢,因为这只是老刘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

从张扬开钓前准备时候掺入了大量老坛玉米粉碎成分的那一刻,其实张扬今天的主攻鱼种,就并不是个体偏小的鲫鱼。

有过多年钓鱼经验的钓手都知道,越是个头大的鲤鱼,食性越偏向于素。

这个素一部分是指植物蛋白,另一部分,也指饵料味型的大小。

同等鱼情的钓位下,用自然发酵加中药酒味型的窝子饵料,跟加了花香味型的饵料,小鱼绝对是倾向于先去味道更大的花香窝点的。

但是大鱼呢?

自然生长的半野生鱼类,对这个味道比较大的花香味型可就不是太买账了。味道明显太大,鱼感受到了之后多半是在窝子外围转悠,短时间里很难进窝放心吃饵。

相比之下,大鱼对自然发酵的酒香跟酵香味道就是不是太抵触了,之前水库场地里直播钓鱼打窝用的都是老坛玉米跟杂粮的味型,早已经把鱼的食性被动‘驯化’了。

提到被动‘驯化’这词儿,其实在竞技台钓当中这个称呼并不准确,有个专业的词儿叫做调塘。

啥意思呢?就是在鱼情相对固定的场地内,保持一定时间,一定频率的鱼饵固定味型投喂。

场地里的鱼因为平常吃惯了这些固定味型的饵料,自然而然的就会被驯化,从而产生一定的偏口效应。

这时候,实际比赛中,再用饲喂过的商品饵做钓,鱼口就会格外的好,在前几年竞技比赛还比较混乱的年代,这一招屡试不爽。

好多比赛为啥原塘饲料的效果远超商品饵呢?其实主要原因就是这个。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张扬目前在饵料窝料当中掺和的老坛玉米跟杂粮,充当的就是原塘颗粒的作用。

不知不觉间开钓已经半个小时过去了,老刘这边已经三条鲫鱼到手,而张扬呢?依然不紧不慢的抽着三角炮,窝子里还是没动静。

“还没口?不应该啊?好多人都开杆了!”刘文军扭头看了张扬一眼,语气是闲聊的状态。

这种非正式的商业比赛,规则其实不是那么严格,小声说话啥的,只要当事人双方没意见,巡场裁判是不管的。

张扬听到刘文军招呼,嘴角微微翘起:“还没动静呢!挨着刘老师,搞不好今天被制裁了呀!”

话音刚落,张扬就看到,自己持续做窝的前方第一双饵落点位置附近,飘起了一大两小几颗零星的鱼泡。

三角炮捏的再紧实,入水之后肯定也会掉渣渣的,所以鱼入窝吃食之前,肯定是会先发现外围的这些渣渣食物。

看到有鱼星了,张扬知道周围来鱼了!

钓鱼有种现象其实挺有意思的,好多时候窝子里一点动静都没有,并不意味着里面没鱼,周围有了各种发窝的迹象,只不过是鱼群聚集达到了一定的密度,突破了安全阈值的临界值而已。

体现在实际水下的状态啥样呢?持续做窝诱鱼阶段,三三两两的小群绕着窝子周围转悠,时不时的过来捡拾点残渣,大多数时候都是比较谨慎的试探下就游走。

等这种行为慢慢多了,小团体的鱼成大群了,就陆续开始进窝了,这时候,浮漂跟窝点,才会陆续出现一些动作跟吃口漂相。

一旦看到鱼星开始冒起来了,没有五分钟的功夫,张扬的窝点里也开始有了动静。

起先阶段,同样是浮漂轻微的晃悠,等鱼锁定双钩的饵芯之后,就看到张扬的浮漂,噗的一个一目半大顿口,人还没反应过来呢,剩下的一目多直接被拉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