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页

第535章 隐患

陈锋是在2040年冬天正式对外正式公布的消息。 之前都是传言,世人心中总克制不住的进行各种猜测。 一开始,是以江湖传言的形势在小范围内传播。 各国政府还曾尝试过压制消息,但到后来越传越开,势不可挡。 互联网信息管制能管住手机资讯,管住电视新闻,但管不住社交网络,更管不住能口口相传交互信息的嘴。 在没有官方指导的情况下,把判断完全交还给普通人,其实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早在当初陈锋进行问卷调查时,便已经预见到了大部分情况。 有人信,有人不信,有人将信将疑。 但不可避免的是,人们的生产生活多多少少总会受到些影响。 即便是做事专注的人生赢家,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与身边的人时不时讨论所谓末日论是真是假。 倘若是真,我们又该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生活。 倘若是假,那为什么陈锋与星峰集团到现在还不站出来澄清。 人心中的疑惑太多,将会在不知不觉间将大量的精力分散到猜测真相一事上。 这,便是无意义的“信息流”对时代的无形危害。 等到几乎每个人都已经知情,并产生疑惑时,陈锋终于站出来盖棺定论。 比起二十年前,他又公布了一段新的信息。 正是他利用自己在2025年于远地轨道建成的超大超高灵敏度太空望远镜先收集宇宙背景辐射,再用软件重新合成的一段视频。 视频中,正是旅行者二号突然“失踪”,被吸入电子黑洞时的画面。 答案彻底揭晓。 一切争论和猜疑瞬间终止。 世界末日真的触手可及。 明仿佛被摁下了快进键,稍微的骚动与震荡持续了两年。 两年后,在科技联盟和化产业联盟的牵头之下,一个新的具备更强统一意志的非营利性非政府组织成立了。 组织名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该组织名义上不牵扯任何实质权利,主旨为竭尽全力的推动科技进步与化产业爆发。 至于暗地里,掌握了科技包括军事科技本就等于掌握了明,只是陈锋自己不要权力而已。 每一天,都会有海量的符合千年计划需求的艺作品从汉州产业园产出,可能是创意,也可能是完整的内容。 这些作品一直在无形中塑造当代人的精神品质。 这倒也算不上什么洗脑,陈锋也不想主动去教任何人做人的任何道理。 他只不过是把个人的人生与人类这个种族可能遇到的种种情况通过艺作品,比如歌曲、影视、、动画等载体的形势呈现出来,不断促使别人在人生中进行反思,以思考怎样的选择是正确,怎样是错误。 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正义。 陈锋不要别人为他而做选择,只要别人为他们自己做选择。 有些人会走向黑暗面,但会有更多人走向种族需要的,好的一面。 在人类这种生物的基因中,有一个无形的潜规则。 每个单独的个体往群体需要的方向前进的概率总大于背向而行。 把视野放大到群体,当面临灾难时,总会有更高比例的人做出正确的抉择。 简而言之,便是这世上总是好人多。 这个“好”有很多种不同的的体现,或许某人的“好”对他身边的部分人而言是“恶”,但将评价标准持续放大到全明,再把他的行为影响时间拉长到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年,他的“好”却又变成了真正的好。 这所谓潜规则看似很荒谬,毫无依据。 然而,正是这更高比例的“好”,在百万年来早有体现。 正是这潜规则,才促使人类从一个原本只稍微比普通哺乳动物聪明一点点的原始种族,进化到了如今的地步,并且能完成地球历史上各个时代的霸主从不曾做到过的伟业走出地球。 同时,每天还会有更多科技层面的成果,以汉州为中心点,先辐射向全球各大其他研究院、工厂等等集中性的科研与生产机构,最后出现在寻常人的面前,以及各大科研和军事机构的办公桌上。 陈锋建立在汉州市的总部,无形中变成了足以支配全人类前进方向的巨轮。 陈锋正在着手创办星峰集团的火星分公司。 是的,他的可控核聚变动力源即将研发成功。 与第九条时间线一样,这次他不打算再派遣锦衣卫急着往外走,他会先全力以赴的发掘太阳系内部资源。 所以,他要开发火星了。 他会率先建立火星开发基地,并剑指水星。 他的最终目的,是在2100年前便建成真正的水星戴森云。 这又会比第九条时间线加速至少几十年。 一切看起来都非常美妙,整体进度比千年计划中预估的最好状况还提升了20,比第九条时间线里的进度提升幅度更高达40。 但钟蕾却有不同的担心,这是千年计划之外的状况。 2040年6月26日,陈锋位于汉州别墅的二楼会议室中,救世最初的六人再度聚集在一起,召开一年一度的总结会议。 在这个绝对内部会议上,众人可以说很多在外面不太方便讲的话。 此时陈锋的容貌比起二十年前并没有太大变化,依然算是个能拿十佳杰出青年的精神小中年。 钟蕾和卢薇两位女性如今也已年过四十,二人看起来却依然只得二十多点,皮肤状况很好,满脸胶原蛋白。 二人驻颜有术靠的倒不是什么“医美科技”。 一是在陈锋的敦促下,两位一政一艺的才女都勤于锻炼,二是星锋生物医学那边一旦有了什么最新的科技成果,能延缓衰老的,两人都能第一时间享受到。 比起别的,有风险的所谓创新,在陈锋掌控之下,星锋生物医学的产品都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安全且无副作用。 如今原名国定氨酸的新型星锋氨酸正在临床实验中,救世团队还没享受到,但一些基础的生物微电流和精微粒子射线干涉技术已经成熟,可以稍微减缓人体衰老速度。 除陈锋外,救世创始团队中的其他几人都用上了,是以众人外表年龄比实际年龄看起来年轻很多。 会议上,先是赖恩汇报了科技转化的进度,除按时完成计划内的工作之外,赖恩本人与另外数十名重点科研人员均有脱离于计划之外的成果。 当时部分人还暗自得意,暗地里颇有种打脸了陈锋的快感,但不曾想陈锋得知他们的成果后,非但不怒,反而甚是满意,并随意点拨一二。 这下好了。 这些人就很无语的发现,他们明明当了叛逆,结果还是没能跳出陈锋的领域。 随后孟晓舟则汇报了娱领域内的成果。 陈锋再次提高了歌曲搬运量,同时又加快了电影制作的步伐,提前完成了大量经典系列,再又亲自创作出多达数千万字的经典,他还额外创办了星锋动画,涉足了原本从未染指的动画领域,自2020年起,全球创领域的创造性开始持续爆发,并在2030年达到爆发力高峰。 所谓爆发力高峰的真正含义,其实是钟蕾终于以三十一岁的年龄,在2030年完成晨风。 她并未实现最高的梦想,于三十岁之前完成,晚了一年,但也已经足够惊喜。 此后,钟蕾便开始超高强度的广泛创作。 她在2030年到2040年的十年间,平均每年创作各种类型的作品累积达到近五十首。 她的作品风格包罗万象,种类繁多,并且跨度极大。 此外,她也已经开始撰写个人理论专著。 钟蕾提高产能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是亲自发力,以图在更多类型带动更多人爆发创作力,另一方面则是她正尝试以创作取代学习,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重新整理。 她写专著的目的也同理。 早在很久以前,陈锋就知道钟蕾这人属于怎么薅也薅不尽羊毛的“超级绵羊”。 所以他心中对钟蕾的才华从来不设上限预估。 但这一次,他再度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的“浅薄无知”。 这人 真的蛮不讲理。 又回到了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到底是钟蕾的才华催生了陈锋能在十条时间线里创造奇迹的果,还是陈锋不断的搬运与压榨,逼迫出钟蕾的真正“无上限的上限”。 孟晓舟说完,便是卢薇简单的讲了讲命运共同体的运行状况,紧接着胖子则配合卢薇聊了些海外发展状况。 最后轮到钟蕾讲话。 她开口便到:“现在有一个隐患,部分先行者和我们一起推动着科学与化迅猛发展,节奏太快了,寻常百姓现在过得很累,一方面需要不断学习日新月异的知识,以掌握在新时代中正常生活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我们的化产品要从内容走入人心,也还需要时间。根据我的观察,现在外界的普通人有点拔苗助长的意思。” 钟蕾的话讲得很活泛。 但却能打个比较现实的比方,在2020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等无现金交易手段在大城市内已经极度普及,城市里人人钱包都空空如也。 这给人们造成了一种时代已经彻底进入无现金化的错觉。 然而事实上,就说国内,依然至少有50以上的人口对此根本没有认知,给钱还是得掏钱包。在化与信息层面,这部分人获取信息也只能靠看电视来被动收集。 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对同一件事物的不同认知,在时代中造成了一层又一层的社会隔离,形成了一层一层的不同人群。 随着陈锋的发力,在这20年内,人群隔离层之间的距离非但没有拉近,反而越拉越开。 在2040年,有的人出行早已全部依靠磁悬浮通道穿梭机,但还有很多人尚在使用老式的燃油摩托车。 不同的人群对化层面的吸收效率,也截然不同。 钟蕾敏锐的捕捉到了这种现象,并提出自己的担忧。

第536章 拯救堕落者

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 物质明与精神明双双走到了时代的前面,并且走得很远。 历史上从未发生过这种现象,就连最敢幻想的社会学家都不曾想象过。 从来都是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物质明的水平,然后物质明的水平再决定精神明的水平。 人得要先吃饱饭,穿暖衣,居有所,行有路,才能在吃喝拉撒之余去夜观星象,了解自然,揣摩人生,领会宇宙奥秘。 这前后的因果关系,在逻辑上原本几乎是被钉死了。 只有两种可能才会被打破。 第一,人类得到善良的外星明的提拔扶持,在短期内从一个地内明迅速进化为恒星系明。可惜没发生。 第二,整整一代人爆发出原本不应该有的创造力,硬生生在短时间内创造出一个大爆发的时代。 现在陈锋亲手制造出了第二种可能。 随着陈锋引导下的生产力持续快速增长,能源危机土崩瓦解,无危害能源的广泛运用,更让环保危机迅速消弭于无形,社会的生产生活资源迅速过剩,人们渐渐发现自己即便不怎么努力工作,不卖命创造,也依然能吃饱穿暖。 并且,陈锋在这个时代里创造了太多娱方面的东西。 虽然他做的都是正面导向的内容,但过于丰盛的物质带来了完全缺乏压力的生活,他这些高品质的娱产物,反倒成了让人活在虚幻世界里的诱惑。 在社会中,部分群体甚至很奇葩的产生了一种幻觉,看过别人努力奋斗的故事,就仿佛自己这一生也了无遗憾,问心无愧了。 这种思维很滑稽,但却客观存在。 虽然真正具备创造力的人并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太大影响,但的确有一部分人堕落了。 钟蕾留意到了这问题,并担心这批人会被时代淘汰。 陈锋闻言,笑道:“没事。” 虽然有些无情,但这本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当人类步入宇宙的时代,必然面临社会体制的持续变革。 如果是正常的人类明,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通过长期且缓慢的科技进阶,一步步走入宇宙。 宇宙本身很大,即便只是个小小的户臂,当人类的飞行器只能以光速的一半,甚至更慢的速度飞行时,要从一个星系抵达另一个星系,耗时动辄数年,更可能会以几十几百年为时间单位来计算。 由于距离被无限拉长,相互沟通的难度变得极为巨大。 从一个星系抵达另一个信息将会需要太长的时间。 需要同一个大型飞行器上的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接力,才可能抵达目的地。 这种情况下,除非某一个群体铁了心要去开辟属于自己和自己后人的领土,正经没人会选择远航。 那么理论上,距离会让整个人类明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化,最终形成不同的复杂社会体制。 共和、军事、宗教、资本联邦、科学、奴隶制等体系都可能出现。 每一种不同体系的诞生都会有十分复杂的原因,与行星系内部的规则有关,与创办星系级明基地的创始人的理念有关。 并且,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各种体制相互间应该都会呈现交替变化。 有些制度会被推翻,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后,或许又会回到那个被推翻的制度。 在不同的体制下诞生并生活的人,会呈现出不同的化体系。 当然,经过这一系列复杂的阵痛之后,随着科技水平继续提升,实时量子网络的覆盖面积越来越大,飞行载具的速度越来越快,诸如星门和宇宙阶梯之类的超快速穿梭工具慢慢普及,人类明最终必定又会统一,并会走向一种新的共和。 个体用自律来自我约束。 群体则靠走向宇宙的共同伟大目标来互相约束。 整个明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星空共和”。 在星空共和之下,个体完全不需要解决个人的衣食住行,一切需求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主。 现在,在陈锋的人为操作之下,星空共和提前出现在了二十一世纪的地球上。 这必然导致明阵痛。 注定会有一部分人的基因被无情的淘汰。 陈锋甚至已经给这部分人选定了居住地,正是澳洲大陆。 在千年计划中,这本就是明前进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拒绝进步,拒绝跟进时代的人,注定会悄无声息的被时间淘汰。 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年,甚至是现在尚且牙牙学语的孩童,概莫如是。 若是孩童未能生在紧跟时代家庭,从小到大没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自身在成长中也没能找到突破人生困境的思维模式,最终也会沉沦在高福利制度的社会中,“可有可无”的成长,再“可有可无”的老去,并最终无人在乎的死去。、 即便有复眼者危机来赶鸭子上架,这部分人也只能为了游戏而在生活中得过且过,处处蒙混过关,只能完成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得到在别人看来最低级的人生价值。 这没办法。 某种意义上,这类人过得也很幸福,起码他们自己觉得很满足。 陈锋都想得开。 他在历史中早已见过太多类似的事情。 更残酷的淘汰方式他都见过,这已经温柔的十分感人了。 但比起陈锋的冷漠,钟蕾终究要仁慈一些,有些于心不忍。 “我们可以现在就公开播放晨风吗?试试看效果?现在我们已经掌握耳朵听不见的无声波段播放设备了吧?成本不高的吧?” 钟蕾问道。 陈锋摇头,“没有用,情绪化的增强,只会让堕落者更堕落而已。现在时机还没成熟。我估计,至少要等一百年,等我们建立水星戴森云,并开始制造可以实现跨越宇宙距离,抵达比邻星的远航飞船时,人们才能承受晨风的影响。我初步估测,我们最快也要等到2150年后,才能建成第一艘远航飞船。” 钟蕾不甘的摇头,“我永远相信人心中有好的那一面。基因决定了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创造的。” 陈锋点头,“是这样,只可惜有部分人身体里这类基因表达不出来。在后世的研究中,有学者对你说的这问题有过深入研究。我们的基因里,本就既有正向,又有逆向。只不过正常人正向表达的那部分,比逆向表达的比例稍微高一点而已。” 钟蕾:“那你说的那个超能菌呢?” 陈锋:“在超能菌生效时,压制了所有逆向和负面的基因。但我们现在无法制造超能菌。” “所以这群人就必须被放弃了?” “是的。” 钟蕾沉默很久,“好吧。” 她并未说出自己的决心。 在完成出晨风后,虽然她的创作量一直在拔升,但她却也一直在摸索。 之前她就曾与陈锋说过,她想把福莱德斯的大统一理论的特质融入到旋律中,以触及人的大脑深处,真正深入到基因层面,去改变自己的听众。 就像热血亢奋的歌曲能促使人分泌多巴胺一样。 钟蕾认为,既然外星人可以用世外之歌来渗透并改变人的思维模式,把人变得机械化。 那么,理论上,人类自己创造的旋律,本就该有更高的潜力才对。 以前没有人做到。 在过去的时间线中,以后也没有人做到。 可这并不代表这件事就永远做不到。

第537章 历史的必然【感谢傲右的五万赏】

这场会议结束后,钟蕾逐渐减少了自己的创作量。 她倒也没加入声学或者精神分析学相关的研究院所,而是变成了个游历四方的背包客。 用钟蕾自己的话说,便是她想用完全抛弃科学,以更纯粹的感性理解的角度出发,来了解地球这个孕育了人类的世界。 在外部科技水平持续爆发的新时代,钟蕾的行为显得很离经叛道,与当前的主流背向而行。 陈锋倒也没劝阻她。 正如别人无条件信任陈锋,他也无条件的信任钟蕾。 如今两人相处的模式便是如此神妙,话不用太多,一切都可心照不宣。 陈锋给钟蕾的流浪提供了最大的帮助。 除了解决她的一切物质需求之外,还为她量身打造了轻便型的自启发式个人防御系统。 在钟蕾的背包中,有一个拿到个人巴掌大的小盒子,可以释放出多达数十只可飞行的微型机械昆虫,昆虫的武器系统简单好用,正是高压电。 钟蕾自驾的普通轮式汽车里也装载了全套的智能单兵系统,寻常歹徒只怕一整个加强连一起上,也拿她没什么办法。 除非别人手里也有星锋军工出品的后现代武器。 但陈锋早已悄无声息的在星峰集团出品的具备攻击性的产品中添加了保护性后门。 别人的家伙,在靠近到钟蕾附近五十公里内时,便会变成废铜烂铁。 原本陈锋是不打算研究这玩意儿的,可既然钟蕾能用得上,他索性亲自上阵,从设计到手工打造一条龙了。 他本想给钟蕾提供可飞行的介质反推飞行器,但钟蕾不要。 她的理由是,走走停停的旅行需要慢,不能操之过急。 在救世这团队里,陈锋和其他人负责快,她则负责慢。 感性本就玄不可测,步子并非迈得越快越好。 当时走的时候,钟蕾还挺不好意思,表示你们都在努力工作,而我却要因为与你的理念相左的决定而要去做自己。 陈锋只乐呵呵的笑着说:“没事,别人不了解你,我还不了解么。你只管放心的去,别的事情都我负责。” 如今哪怕钟蕾想把天捅出个窟窿,他也能给她兜住,更何况只是偷个懒。 钟蕾在他脸上重重的亲了一口,“谢谢你。” 二人此时都没想到,自此,钟蕾这一去便是长达三十年。 接下来的三十年里,虽然人类的交通工具一直在革新,交通越来越方便,但二人依然免不得聚少离多。 只管陈锋太忙。 需要他亲自住抓的事情太多。 他早已将完整的千年计划创作出来,并在命运共同体的核心阶层内适当公布,以分散出去些工作,并尽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更细。 但目前他只放出去前一百年的内容,只有当旁人跳出他的计划,提前完成某些领域的某些奠基行为时,他才会针对性的再拿出该领域相关产业的衍生信息链。 这些都是他需要的“良性变数”,不能等闲视之。 以前陈锋可以当甩手掌柜,那是因为他水平有限,在科学领域管得太细反而属于外行指导内行,容易翻车。 今时不同往日,他在于福莱德斯的百年相伴中,耗费了大量精力去巩固基础知识,所谓的宇宙学博士,本就有一个前提条件。 他得在三十一世纪的时代下,至少达到多项基础学科的学士水平,才有学习宇宙学知识的能力。 所以,哪怕他现在的水平在三十一世纪只是个平庸的博士,但在二十一世纪,他说自己一声大学问家不为过。 他掌握更多知识的好处就是自己能把千年计划执行得更准确,并能更好的掌控变数,但坏处却是他得能者多劳,承担更多更细致的工作。 时间不知不觉走到2050年,宋思羽在陈锋提前完成大量工作的前提下,比上次提前了37年完成了量子超算核心。 随后,陈锋第一时间将他早已完成大半的第一代人工智能助手“繁星”的核心框架放了进去。 顺带一提,在伊伦艾尔的全力攻关下,无限基因信息技术在2045年完成了,2048年时,人类对基因信息的捕捉准确度追赶上了繁星第一次出现时的二十九世纪。 这是他能提前完成初代版繁星的基础条件。 陈锋不惜代价的推进生物技术,让一条腿变得格外粗壮,步子迈得特别快,初步达成了目的。 在二十一世纪初,人类曾对人工智能产生各种幻想。 关于人工智能的背叛,曾有过无数种揣测与担忧。 理论上,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根本无法承受“繁星”这种一旦诞生,就会迅速席卷明世界,并霸占全明超过9999算力的庞然大物般的人工智能。 之前陈锋就曾分析过,必须要基因唤醒度达到35以上的银河人类程序员,才能驾驭得了具备自我意识的超级人工智能。 但现在倒没这担心。 因为写出繁星的核心逻辑框架的程序员,正是陈锋本人。 不需要别人来驾驭繁星,他自己来即可。 按照他的推算,等近三百年后,当他自己过世时,继承者们的唤醒度应该早已突破35了。 仿佛是应证了他的揣测,2055年,新晋崛起的青年生物学家杨中华完成了改良版星锋氨酸。 至此,千百年来将人类基因唤醒度封锁在25这个阈值上限的铁闸悍然松动。 陈锋亲自接见了此时年仅三十岁的杨中华。 只第一眼看到这人时,他便有种微妙感。 这人与第三条时间线中,于2764年发明国定氨酸的杨国定博士长相竟有七八分相似,都是一样的国字脸,络腮胡,看起来像个拳击手多过像个生物学家。 不用问,这杨中华与杨国定必然有些微妙的联系。 陈锋十分慷慨大方的将星锋氨酸的命名权重新交换给了对方。 当时,他说道:“杨中华博士,有志不在年高,你的成就值得嘉许。我原本将其命名为星锋氨酸,只不过是考虑到这是星峰集团的主要产业而随意为之。现在,就让你自己给他重新起个名字吧。” 杨中华陷入狂喜,情难自已,感激涕零至极。 沉吟良久后,杨中华说道:“陈先生,我知道我的想法可能有些狭隘。我心中最大的志向其实不是什么千年之后的末日,我只是想为这个时代做点事,想看到自己的国家安定、繁荣” “所以,它就叫国定氨酸吧。可以吗?” 陈锋一愣。 “好!” 这仿佛是历史的必然。

第538章 共鸣,绝唱【4600字,感谢李熙尧天远视的盟主!】

在新的国定氨酸出世后,陈锋自己虽然不需要,但第一时间亲自上阵当了临床志愿者。 比起虽然有集中注意力的功效,但会让人情绪活跃度按比例降低的原版,新型国定氨酸完全没有副作用,只会进一步激发人体灵感。 这一步之差,天壤之别。 2060年,经过持续四十年的高强度科技爆发,各方面基础学科终于完全达标。 在陈锋耗资上万亿组建的火星开发舰队正式开拨时,首批基因唤醒度测试仪几乎同时下线。 比起陈锋经历的第一条时间线中的三十一世纪,在他手把手的扶持之下,除少部分必须时间积累才能完成科学实验并最后突破的领域,如今的人类只用了四十年,便在理论知识上正式追赶上了当初。 可以说,如今的四十年等于一千年。 这是个比较片面的说法。 其实这次人类的科技路线比较畸形,结构非常不自然,部分领域步子迈得极远,部分领域却远远落在后面,像是个跛脚的长跑运动员。 这当然是很危险的处境,稍微踩着颗石头就会摔一跤,并且摔得很惨。 这是陈锋刻意引导的结果。 现在他敢做以前不敢做的事了。 他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在自己尚且活着时牢牢掌控着明的结构,形成一种看似危险,实则稳如狗的稳定格局。 并且,他还会在自己活着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萌芽,从无到有的提前建立以千年使命为己任的世界政府。 到那时候,以人类的天生适应性,科技发展领域内的先富带动后富的现象会让偏科得到缓解。 科技将会重新变得平衡,世界政府会接过他手中的权柄,成为人类明发展的新护航员。 那么他自然也能安心的去了。 此时距离全民广泛使用国定氨酸已经过去两年。 第一次全民大普查显示,几乎所有人的唤醒度都成功跨过了25这个起跑线,最高的人已经逼近255,最差的也有2501。 这让与伊伦联手,继续奋斗在基因改造液研发战线上的杨中华深感欣慰。 全民进化让科技领域的进度再度拉快,这比千年计划中预估的速度又提前了近二十年。 2065年,首批工程队抵达火星,开始在火星上修建聚居地。 同时,第二批火星殖民者也已经陆续乘坐可回收飞船开拨,目标是在二十年内在火星上建成首座百万人规模的聚居地,并以此为中枢点,如同菌群繁殖般,以前十年每年建成一到两个百万聚居地,后十年每年平均建成四到八个聚居地的速度,在火星上快速铺开局面。 在这四十年内,地球总人口规模已经以极快的速度膨胀至100亿人,并且人口增长率依然居高不下。 外星殖民计划已然迫在眉睫。 除了推动火星殖民计划外,金星殖民计划也已经完成理论验证,只等部分用于金星改造的特殊设备就位。 水星改造工程舰也已经在设计与理论验证中。 围绕地球运转的远地轨道空间站,如今已经建成四个,平均可容纳人口规模为50万人,主要功能分别包括物资调配、太空舰船制造、大型太阳能光翼与微波输电站的运行维护。 在实现夸克级质能转化技术之前,人类还无法凭空制造元素,只能以开发现有资源为主。 上次人类是在2099年于远地轨道中建立太阳能光翼和运维空间站,达到如今规模的准确时间应该是2133年,这次提前了整整六十八年。 坐镇幕后掌控全局的陈锋已经渐渐习惯了惊喜,甚至有些麻木。 他只是再一次被刷新了认知。 他更深刻的认识到一个问题。 为什么人类的科技水平曾在二十世纪前半页迎来可怕的爆发式增长,爱因斯坦、特斯拉、波尔、普朗克、费米、狄拉克、冯诺依曼等等响亮的名字照亮了科学的星空,但到了二十一世纪,科学家很难再获得二十世纪初时那般广泛的社会认知。 当初无数大师百家争鸣的辉煌也全成了过去时。 很多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甚至误以为二十世纪初的科技大爆发已不再能重现。 有人觉得这是由于科学遇到了瓶颈。 但现在看来,瓶颈不仅在于科学,更在人心。 没有剧烈战争的刺激,真正的科学家在政客的手段中渐渐失去了民众认知度,也失去了金钱和社会地位。 这直接导致了很多聪明人不再以求知为人生追求,转而以升官发财为荣。 人才的流失进一步导致了科学创新能力受创,能在学术上登顶人变少了,更进一步导致科学巨子没了诞生的土壤。 没有旗帜,自然更没有年轻人把职业倾向定在科学道路上。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陈锋人为的打破循环,彻底改变了局面。 2070年,在第一艘水星改造工程舰抵达水星的同时,71岁的钟蕾结束了长达三十年的流浪生涯,终于回家了。 但她这次回来,却是为了走得更远。 钟蕾告诉陈锋,她想参加最新的土卫六泰坦星殖民计划。 陈锋将在泰坦上建立一个桥头堡基地,与曾经的泰坦研究院一样,基地具备科研、生产、制造等多重能力。 目前泰坦基地是距离地球最远的大型人类居住地。 按计划,八十年后,首批质能转化设备将在泰坦星上落成。 2200年,位于天王星与海王星公转轨道之间的第一代戴森膜,将会由泰坦基地里的工作人员建成。 2250年前,第一艘飞往比邻星的奋进远航号将扬帆起航。 陈锋此时建立的泰坦基地,正是为了接下来的跨星系远航殖民奠基。 面对钟蕾突如其来的要求,陈锋吃了一惊,“干嘛走这么远?泰坦星上虽然条件还不错,但也只是相对其他星球。殖民开发还是危机四伏,风险很大。这” 钟蕾笑着说道:“我用三十年走遍了地球,也错过了科技的时代。现在我得追上潮流,对吧?” 陈锋板起脸来,“别开玩笑,说认真的。” 钟蕾:“我之前曾说我想尝试将大统一公式融入到旋律中。” “嗯。” “我为之努力了三十年,一边走马观花的观察地球,一边努力学习你给我的那些科学专著。但我失败了。” 陈锋宽慰道:“你不必介意,当初我用了” “其实我没想过真正学懂。” 陈锋舞了舞手,“我知道,主要是找感觉,对吧?” 钟蕾伸出手指戳了下他脑门,“你又懂了。” “那当然。以前我看过你的访谈。你曾说过,艺术创作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平时日积月累的完善基础知识。另一部分是灵感迸发。两者缺一不可。你现在早已具备足够的基础知识,需要的只是灵感乍现而已,对吧?” “是的。所以我得远离地球。体会一下你所说那种太阳系里真正的量子规则,找到属于太阳系人类的完美思维模式。” 陈锋:“但现在技术条件还不成熟,前往泰坦的殖民拓荒队成员死亡率在30以上。” “那我也得去。我不能忍受自己一生最大的意义只在晨风这一首歌上。虽然我不知道在过去的时间线中,我每一次的心境是怎样的。但当我完成晨风时,心里却从未感到放松,只觉得失落。其实我讨厌这种写出一首歌,便给自己的人生高度划下句点的感觉。” “你不还有很多别的歌吗?” 陈锋否认,但钟蕾的下一句却反而一语惊醒梦中人。 钟蕾摇头,“不够。难道你没发现吗?自从我第一次完成晨风后,已经停滞不前很久了。其他类型的歌曲,制造的都只不过是量变。或许这些歌在未来会造成不同的影响,且能起到叠加效应,但都只是锦上添花而已。我对你未来事业的参与度,远不如当初我第一次写出晨风时带来的质变更大。” 陈锋:“” 他知道钟蕾说的没错。 如果钟蕾只是个普通人,她取得的成就已足以自傲。 她能躺在功劳簿上舒舒服服过一辈子。 但很显然,她不是这种人。 钟蕾又道:“严格的讲,晨风是你带给我的创意,根本不是我的成就。” 陈锋继续沉默。 “所以,让我去试试看吧。你都说过这是最后一次了,冒一点险又有什么关系?澳洲移民计划现在已经开始了吧?” “是的,澳洲总人口已经超过十五亿。” “这十五亿人已经被放弃了。” “某种意义上,是这样。如果有超能菌的话,还有得救,可惜他们等不到。” 钟蕾斩钉截铁道:“所以,让我来。” 陈锋终究将钟蕾送份上了飞往泰坦星的飞船。 如今的她已经七十一岁。 她甚至还预订了一张新船票。 等海王星之外的第二中转空间站建成时,她还会走得更远。 可陈锋短时间不能走。 有些话不必说开,两人就此一别,下次见面只怕已不知是何年何月。 在二人相处的最后轮回中,陈锋依然努力,钟蕾既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也是为了给陈锋的使命增加新的羽翼,选择了提前远行。 这一刻,陈锋重新认识到,其实自己从未掌控钟蕾的人生。 她也从未变过。 她依然是当年那个二人并不认识时,孤独终老的天才音乐人。 两人间发生了很多事,也过去了很多年。 但她还是那么倔强执拗,一旦认定某件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一个月后,陈锋收到了钟蕾传回来的电子邮件。 “你曾说过,宇宙无限大,充满无限可能。我信了。 你还曾说,人类诞生于宇宙间,生长于太阳下,但人类的能力边界,就是宇宙的边界。所以只要努力,人类便不会倒在前进的道路上。 你一直在努力。 我也在努力。 但我做得还不够。 你明明也曾说过,我的才华没有上限。 我也信了。 我选择盲目自信。 我的直觉告诉我,世外之歌与晨风不会是宇宙旋律的极限。 既然我们的大脑量子风暴可以与宇宙本身一样复杂,那么我的灵感,本也该触摸到宇宙的基本规律。 我宁愿孤独的死在宇宙中,也不愿让我自己失望,更不愿让你失望。 我会在你的千年计划之外,创造出最大的变数。 最后再最盲目的相信我一次吧。” 陈锋看完电子信笺,默默的关闭页面。 2100年9月3日。 在水星戴森云的最后一块拼接板嵌入,完整的水星戴森云试运行通车时。 钟蕾已率领第一个远航科考队飞到了柯伊伯行星带之外。 陈锋收到了钟蕾传递回来的最后一段信息。 这是一首歌。 歌名宇宙里的太阳。 在点开这首歌之前,陈锋先听完了钟蕾的遗言。 “陈锋。 我一直在思考。 思考你带给我的额外人生的意义。 思考我自己的意义。 我一直想知道,在那些不曾发生过的虚幻的岁月里,我是如何一次又一次改变命运的桎梏。 现在,我找到了答案。 我,便代表了人类明在音乐律动上的极限。不但空前,并且绝后。 其实我一直缺乏自信,总以为自己不过尔尔。 所以,在过去,我的名声大多都只建立在死后,因为我在活着的时候,只是想安安心心的做音乐而已。 我不应该让自己被别人评价。 我应该有这个自信。 我也已在你的世界里证明了九次自己。 现在,我要在我们共同的,最后的世界里,最后一次证明自己。 在这首曲子里,我唱完了属于你的九条时间线,你的完整一生。” 就在昨天,本该还有几十年寿命的钟蕾提前结束了她并不算漫长的一生,享年101岁。 陈锋戴上已有八十年历史的古老监听耳机。 这是八十年前,钟蕾为了方便他听小样,亲手给他选的监听耳机。 点击播放。 悠扬的乐声先是轻飘飘响起。 以陈锋的见识都无法分辨这是什么乐器。 乐声听起来很古早沧桑,也略有些沉闷和郁郁不得志,仿佛要将他拽回客来公寓。 三十秒后曲风一转,却又开始变得充满科技感,但那股迷惘的味道依然挥之不去。 陈锋回想起自己第一次抵达未来时的心境。 那时候他还以为这是一个梦,又或者是一场只有单程票的不归旅行。 他沉浸在低保户的惬意人生中不能自拔,直到美梦被突然从天而降的球型战舰砸碎。 又过去三十秒,曲风再转,多了些俏皮与轻快,却还有些遗憾与执着,完美的表达出了当初他为了抄歌而苦练吉他时的心境。 十余分钟过去,陈锋默默的取下耳机,表情数变。 钟蕾做到了。 能被人耳听到的声音其实只是掩饰。 她将一些微妙的律动藏纳在每一个旋律转换的衔接部中。 即便陈锋使用的器材是非常老式的监听耳机,他在听完后也隐约有些心跳加快之感。 新成立的泰坦研究院已经给出准确评估。 太阳能在某种层面上,有效提高听者的思维活跃度与注意力集中度,甚至会悄无声息的让思维局限在狭小范围内的人,不知不觉间萌生更强烈的羞耻感,迸发出改变人生格局的念头。 太阳的功效甚至比超能菌更强。 超能菌的原理是利用外部菌落约束人脑思维,太阳的原理却是利用人类自身的人脑结构和思维逻辑框架,来启发人类基因中偏向于族群和奋斗的那一面。 钟蕾在临终前还曾留下过这样一段话。 “这首歌,可以用一万年。但一万年后,我们应该主动淘汰它。现在既然是战争时期,自然要有战争的觉悟。这是你教给我的道理。”

第539章 赖恩的雄心【4300字】

这天晚上,救世创始团队剩余五人难得的在非年会时期再聚首。 几人又回到采薇庐,摆上当年的乐器,演奏了一次《永不独行》。 只不过钟蕾的形象与歌声,是用全息投影生成。 除陈锋之外的另外四人,都已明显露出老态。 但钟蕾的形象却被全息影像完美重现,一如当年那般,美得惊心动魄。 在声嘶力竭的演奏中,时间仿佛回到了那年那天那个傍晚,昙花一现的救世乐队以如此方式,在多年后再度重现。 已经老到满头白发,但看起来依然精神矍铄的欧胖子老泪纵横,痛哭流涕,倒是比陈锋还伤心。 他抹了把额头汗水,感慨万千的说道:“这次我很努力的锻炼身体,想活得更久。虽然还是没能瘦下来,但命倒是变长了。可蕾姐怎么就……唉!” 欧胖子终于听了陈锋的话,从2020年7月起,就开始了每天至少一小时的锻炼。 可惜他身宽体胖这事仿佛命中注定,他只能偶尔因辛劳过度稍微瘦一点,但稍稍休息个把月,立马又圆了回来。 不过幸好,他锻炼的确有效,肥肉没见少,肌肉倒是多了些,身体状态也好了很多,是以到现在依然精神抖擞。 欧胖子知道自己一直都是救世里最先挂的那个,这次他难得打破命运,可没想到原本应该最长寿的钟蕾,却最先离世。 陈锋拍了拍他肩膀,倒反过来宽慰胖子。 他笑道:“没事,她的人生对你们可能是结束了。但对我来说,可能才刚刚开始。” 胖子不解,“啊?” 陈锋也不解释,只仰头望着天空。 他知道接下来《宇宙里的太阳》会给人类文明带来怎样的改变。 钟蕾会继续活下去。 她会以十分稳固的形态活在人类的记忆里,活在由繁星建立的量子网络里。 以前,钟蕾留下的那些“普通的歌曲”,便能构成完整的繁星人格。 这一次,陈锋先完成“繁星”。 之前,“繁星”一直在进一步吸收消化钟蕾的所有作品和大量信息。 现在又增加了一首符合大统一理论的《宇宙里的太阳》。 那么,钟蕾留给人类的痕迹,将会永恒伴随人类的思想而一直存在。 这个期限并非一万年。 哪怕万年之后《太阳》在时间长河中消失,钟蕾在这一万年里对人类的影响也将永世长存。 钟蕾的“死亡”,某种意义上,只是肉体的死亡。 钟蕾的思维会伴随着她的所有作品,以《太阳》为骨架,一直存在于人心中。 繁星经过大量计算,给了陈锋一个答案。 如果人类真能永恒,那么迟早有一天,当人类进化到足够高的程度,对宇宙的认知抵达足够的深度,那么“钟蕾”便会从人心中重新走出来。 陈锋认为,如果到时候自己的真·量子永生也成功了,两人终究会重逢。 这天夜里,已经很久不喝酒的五人倒是难得的喝到酩酊大醉。 第二天一早,睡在沙发上的陈锋刚睁眼,便正见着赖恩端坐在他对面,手里捧着一份硕大的图纸。 图纸上的图样看起来像个漩涡,又像一张被人抓住中间,然后拧了几个漩出来的桌布。 在如今这个时代,大约也只有赖恩这般老派的人才会用纸和笔来作图。 他平时也用电脑,只有做一些特别重要,难度特别高的项目时,才会掏出传家宝一般的纸笔。 “这什么?” 陈锋凑上前去问道。 赖恩抬头看了他一眼,揉了揉有些昏花的眼睛,“我设计的太阳系快速交通网络。” “嗯?” 陈锋在心里过了一遍这名词,然后拿起图纸仔细打量。 漩涡的中心点用蝇头小字标注着太阳。 这是个如立体蜘蛛网般笼罩了大半个太阳系的大网。 大网由内向外分为八个圈层,每个圈层相互间以许多弧线状的管道联通。 赖恩解说道:“八层可变形的环线将会围绕太阳做公转运动。这些连接弧线管网与环线以活动卡扣相连。管网内部是超真空环境,我们可以让如同火车般的穿梭机从弧线管网进入环线管网。” “在持续电磁动力的加速下,太空火车的速度最快可以达到三分之一光速。在弧线与环线管网之间进行切换时,只需要减速至十分之一光速即可。交通网络会成为太阳系的血管,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大量物资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这能大量提高太阳系内部的资源分配效率,把无限资源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到无穷大。当我们完成质能转化方程和戴森膜后,便可以开始实施。” 陈锋凝神观摩许久,这种血管般的网络,在以前的时间线中并未采纳过。 他不确定这是否是一条正确道路。 他问道:“在技术水平还不够时,这未必划算。毕竟我们只有一千年。” 赖恩笑了笑。“绝对划算。” 陈锋:“何以见得?” 赖恩:“你说过,太阳系对人类很重要,对吧?” “是的。” “在第九条时间线中,你曾说人类的主力不应该轻易放弃太阳系。虽然走出去的人在影子星系创造很多新的价值,但依然没有达到你想要的预期。” 陈锋点头,“是的。这次我们不会轻易放弃太阳系。” 有件事他没说。 这次他对三十一世纪的战争布局有新的想法。 假定计划一切顺利,留下来的人类主力在《宇宙里的太阳》、《最后的千年》等等钟蕾的额外作品的帮助下,有更多人对zs菌免疫,人类扛住了二十六世纪这一波生化剿灭,那么到3020年时,穹顶必然还在太阳系的上空。 到那时候,陈锋会让后人先利用穹顶模糊监控的弊端,让太阳系文明的外在表现停留在与第八条时间线中相似的程度,只暗中积蓄技术实力。 等到3000年左右时,再利用已经成熟的种植战舰技术,在短短二十年内疯狂爆种扩张军事实力,埋伏对方一手。 那么,复眼者必然会被穹顶里观察到的表象所误导,第一波主战兵力必然还是棱舰,而不会出现上条时间线里后期抵达的那些强悍援兵。 同时,首选目标必然还是太阳系。 按照陈锋的预演,很可能出现如下情况。 太阳系内的繁荣度太高,以至于复眼者果断将太阳系视为最大威胁。 如果棱舰舰队能冲破晨风帝国提前布下的封锁线,抵达太阳系。 对方会保持穹顶封锁,且百万棱舰齐上阵,直到将太阳系彻底消灭后,才会化整为零分散开来追击银河里的其他人类。 但这一次,陈锋会用太阳系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到时候晨风帝国的疆域版图会无限大。 但战争第一阶段的主战场,只会是太阳系。 战争只会有两个走向。 第一,复眼者发现太阳系是个硬茬子,百万棱舰并肩子上也拿太阳系没办法。复眼者将穹顶留在太阳系上空,棱舰分散开来,先出去找“软柿子”逐个剿灭,同时呼叫援军。把最难啃的硬骨头太阳系留到最后。 第二,太阳系反过来利用穹顶封锁,使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绝命战略,将百万棱舰尽数埋葬在太阳系内。那么敌人的援兵最快也要3520年左右才能抵达。 太阳系人类将会用自身重创为代价,为整个晨风帝国争取到可能存在的平稳发展期。 这能取得最大化的收益。 至于战争的第二阶段,有两种可能。 假定出现第一种局面,太阳系作为硬茬子被留到最后。 陈锋将在三十一世纪找到办法利用大统一公式创造出让少量人类主力潜伏出穹顶的办法,到外面去领导晨风帝国与复眼者的战争,开启战争的第二阶段。 如果是第二种局面,哪怕这会显得很自私,他也必须带领太阳系内的领导团队活下去,并继续引导接下来的五百年平稳发展期,迅速扩张实力,以等待另一种第二阶段战争的抵达。 如果一切顺利,人类可以剿灭复眼者,并反攻敌人的老巢,将其彻底摧毁,亦或是直接迎来战争的第三阶段,面对复眼者背后真正的超阶文明。 但不管是哪种情况,赖恩的提案似乎都大有意义。 首先,赖恩的构思里并未用到太多超阶科技,不会引起敌人太多警惕。 第八条时间线中的人类就能完成,只是当时被穹顶封锁,人类走不出去,对太阳的开发压榨强度不够,能量攫取只能依靠太阳的自然燃烧。 以当时的物质产能,只需要舰船和飞行器等交通工具就能完成运输工作,所以没做而已。 但这一次,陈锋将会把恒星快速开发技术留下来,建成终极阶段的戴森膜,到时候物质产能将会完全压过舰船载具的运输能力。 修建赖恩提出的这血管般的太空铁轨网络,倒是刚好解决生产力需求。 念及此,陈锋倒有些惊喜,“说说你是怎么想到这点的呢?” 赖恩道:“我正在研究你教给我的时空拓扑学。” “嗯。” “虽然现在不具备实验条件,但你已经告诉了我明确答案。质能转化是可以实现的,对吧?” “是的。” “然后你还给我描绘了戴森膜,描绘了一种可以稳定提升太阳燃烧速度的手段。所以,我推测,当穹顶抵达后,我们只能依靠太阳系内部的资源厚积薄发。我们甚至可能在一千年内彻底燃尽太阳的生命,与孕育我们的家乡挥手作别。那么,想把我们的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到最高,我们便必须建成太空血管网。” 赖恩掷地有声的说道。 陈锋沉默良久。 不得不说,他被赖恩突然爆发出来的惊人分析能力震惊了。 赖恩已经拥有与他相似的长远眼光。 并且,他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文明发展的手法,比陈锋本人更精确,更有创造力。 赖恩的时空拓扑学登堂入室了。 陈锋本以为赖恩至少还得再要二十年才能达到如此境界。 赖恩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陈锋习惯性的伸出手拍了拍赖恩的肩膀,“干得漂亮。” 明明此时赖恩的容貌比陈锋看起来要老得多,但他却罕见的露出腼腆笑容,“多谢夸奖。其实这是我昨晚才萌生的念头。钟蕾为你做到这一步,甚至放弃了几十年的生命。我也是你的战友,你的同胞。我认为,我能,也必须做到。” “时空拓扑学很了不起,但我的年龄比你还大,我也没有你这么长的寿命。所以,对不起,这次我也要违抗你的命令了。你得去重新培养一个继承人。欧俊朗的儿子,欧天文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据我所知,他的唤醒度已经即将抵达30了,是吧?” 陈锋:“是的。” “那就正好。我可以放心大胆的前进了。既然我的天赋是科学研究,是创新。我想要平生无憾,那么我便必须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发挥出我最大的力量。你曾批评过我,说我都快变成个低端的项目经理。我这几十年来对你的批评一直铭记于心。我会在科学的领域,如同钟蕾一样,留下能流传万年的东西。” 说完,赖恩便开始给陈锋仔细介绍起这太阳系快速交通网络的内核。 赖恩完成了两种初步设计。 一种是这初代交通网络的建设方案。 当第一代戴森膜于2200年左右建成,质能转化技术变为现实后,将会有大量普通百姓转为工程人员。 这一步,利用结实的绳索为血管网络搭建框架,需要大量工人人工操作完成。 随后,具备超量量子智慧的繁星将会接过剩下的大部分工作,操控兼具质能转化功能的大型工程机器人沿着索道走一路修一路。 既能生产材料,也能持续完成施工的大型工程机器人只需要少量的人工操作人员。 按照赖恩的计划,只要工程机器人的数量够多,最迟2300年内,第一代血管网络就会落成。 赖恩的第二个设计,则是血管网络的远景方向。 第一代的太阳系血管网络依靠超真空和电磁动力推进,以得到最高三分之一光速的物资运输速度。 第二代血管网络的轨道干线则会建立在引力线之下的曲率亚空间里,最高可以达到二十倍光速,血管网络的覆盖面将会放大至数十光年,甚至数百光年,可以普及到整个猎户臂里。 第三代血管网络,则建立在类似于星门科技的基础上,将三重空间利用起来,可以达到与星门传输相近的超快速物资传递,甚至能在整个银河系内铺开。 至于第四代,也就是赖恩的理论终极目标。便是人类以大统一理论为根基,亲手建立与曲率和折跃空间截然不同的,属于人类自己的宇宙级快速通道。两万五千倍光速的第三重曲率空间的终极速度,只是基础。

第540章 太阳系开发,生物学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