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见证者

“林少杰,”看看上一赛季的季后赛你就明白,真到了真刀真枪的时候,林少杰可不是那么好说话,手感不行就变换作战思路,根本不给你调整的时间,哪怕是

“二当家”保罗乔治也一样,说不给你传球就不给你传,没有二话。再看看保罗乔治能怎么办,为了冠军,就要老老实实的去防守,去全场紧逼,看看热火的勒布朗被保罗乔治逼成什么样就知道了,那是纯粹的把

“二当家”当成防守工兵在用,效果贼好。甚至希伯特这个大个子不行就被按在场下坐冷板凳,那时候你才能知道,球场指挥官的霸气所在。

聊过球队的相关话题,于主持又指了指窗外副楼的健身房,然后问了起来。

“林指导,刚才我们看你晚上的训练中,除了日常的常规力量,耐力等训练外,好像还涉及到一些柔韧性的训练,那是在练习瑜加么?”先前健身房中,林少杰像是在练习《易筋经》一样的拉伸筋骨,那些动作看着很夸张,难度很高,不用想都知道,那些画面肯定会在不久后单独放出来给球迷看看。

林少杰知道自己的日常训练,在普通人看来属于多么的夸张,他那些看上去奇怪的动作,甚至就连李大成都有些疑惑,所以对于这样的问题,林少杰赶忙解释道。

“是也不是!”林少杰缓缓的吐出一口气,这也是他日常独有的呼吸频率,他自己琢磨出来了,对于氧气的利用效果极好,虽然和传说中内功心法相距甚远,但在竞技场上对于体能消耗有些极大的缓解、恢复作用。

“我之前和州立大学的教授们组建了一个针对我个人的训练团队,他们提供相应的训练方案。去年的时候我主要针对我个人的基础和投篮训练进行改良,效果你们也看到了,非常好。我可以用多种投篮方式,多种投篮频率,只要我觉得可以,球场上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尝试,那些都是根据我个人的身体情况作出的改良投篮方式。”听到这样的话,于主持和李大成都跟着点头,他们作为林少杰亲属外的

“亲密人,”看过林少杰太多的比赛,也清楚这个华国人的投篮效率有多高。

这些看似夸张的说法放在球场上,只是证明了这个

“190+俱乐部”成员的效率有多高。

“今年呢,我已经从基础性的训练上开始扩充了,我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来针对柔韧性训练。团队内的专家们认为我虽然还没有进入巅峰期,但是这个过程应该不远了。我现在要做的,更多的是促进、保持这种状态,柔韧性训练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说着,林少杰还现场做了几个难度很高的动作:“就是类似这样的动作,这套专项训练是结合了瑜加的一些动作,还有我之前在体操,举重甚至武术等项目组

“偷师”来的训练方法,当然也有漂亮国的一些训练方法,这也是那些老教授们帮着整理出来的。”

“这靠谱么?”李大成有些不放心的说道。

“一年上百万的费用,就针对我个人,你觉得靠谱么?”林少杰不怀好意的反驳道。

“要不是我是黄种人的身份,和他们老白有所差距,那些人哪会拿到这么多,我和你说,有些教授解刨的尸体都有好几十具,说一句庖丁解牛不为过,我在他们眼里和试验品差不多,看在钱的份上,他们还是很用心的。”林少杰说着,换了个姿势,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有时甚至比单纯的力量训练来的更为强烈。

被刺激的肌肉,筋膜等等都在不断的强化着,林少杰能够感受到那些并不显眼,但是作用更关键的地方。

别看联盟的对抗好像在日益降低,但是和八九十年代的拳脚相加等硬伤相比,此时的密集赛程,加上联防的规则变化等等,都在让运动员遭受的伤病产生变化。

以往在肌肉,骨骼上的大伤,现在更多的出现在

“筋”上,像是跟腱之类。比如科比跟腱断裂这种事情,其他球员中也出现了不少,动辄都是断裂的大伤。

所有的这些都是潜在的隐患。有些伤势肌肉能保护,在激烈的碰撞中无惧伤势,但那都是硬伤,休息一下足以缓解,可是跟腱涉及到

“筋”的部分,那是远比骨骼等更为麻烦的。真要是受伤了,就像是科比、韦德那样,真是惨痛的教训。

林少杰相信自己和那群球场上的肌肉壮汉硬碰硬,自己也有可能不舒服,但难受的会是对方。

82场常规赛,一个月15场,平均两天出头一场比赛,这么密集的赛程下,联盟里除了勒布朗这种天赋异禀之徒,其他巨星想要保证这么高的全勤率,几乎不可能。

哪怕就是林少杰,他在自己的巅峰期没有到来前,弗兰克乃至步行者的制服组都是在压制他的上场时间,并没有过多的消耗。

所有人都明白,只要这么做下去,未来的好日子会等着步行者,只要这个中间不存在什么意外。

“那这些方法可以给其他人使用么?”作为一名期待更多有球运动员出现的篮球爱好者,于主持两眼放光的看着面前的林少杰,甚至连李大成对比都有些意思,实在是摆在面前的,仿佛就是《易筋经》之类的绝世宝典。

“想要用随时随地都可以拿去。”林少杰无所谓的说道:“这些都是我花钱弄出来的,当然,我个人不是太建议,而是很反对球迷朋友们按照我的训练方式来。”林少杰有些可惜的阻止道。

“这些东西可以拿去作为参考,合适的拿来用,但必须要有专人指导。我的训练方法是成体系的,从基础训练开始,而不是上来就是专业程度很高。一方面职业和业余的不同;另一方面人与人的个体差异,适合我的训练方式不一定适合其他人,哪怕在美职篮内,我的方法也不适合其他人。就像日常的转身和扣篮训练,如果只是单纯的扣篮,不是为了追求美感,我并不需要跳很高,毕竟我的臂展很出色。

“说着,林少杰还炫耀的挥了挥长臂。李大诚等人羡慕的看了一眼,不对比的时候只是看着修长,如果他和林少杰并排坐在一起,那种差距远比身高来的更为震撼,再加上那双大手,这才是天生适合篮球的身体。不,不仅如此,游泳想必也是一双好

“桨。”

“在什么阶段用什么力量,这些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多长时间增加多少力量,配合的速度,弹跳等训练该怎么样,我只能说给大家一点借鉴的经验,如果照搬,这会很麻烦,说到底这只是针对我个人出具的训练建议,我还要在日常中给予团队反馈。比如我的体重,力量等,都要及时沟通。类似的经验,我想那些带着训练团队的运动员都有,这些并不适用于大多数人。”林少杰的话让于主持觉得有些惋惜。

不过回头想想也是,每年上百万美刀的开销,哪里是一般人能负担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