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章,九九艳阳天

当然,这不妨碍游击大队的征兵工作。足足300个适龄青年,就被他们的父母送到了九寨的征兵点,等待着体检合格之后成为一名新兵。

或许是宣传工作做得好,也或者是不断胜利的消息给了百姓们信心,又或许是日本鬼子的残酷屠戮让百姓们彻底的觉醒了!总之,现在的太行山区,正是父母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去当兵的情形。

“好铁打好钉,好男要当八路军!”

“当八路、打鬼子、杀敌寇、保家乡!”

“乡亲们,团结起来,把日本鬼子赶出去!”

在黎城、在武乡、在榆社……凡是八路们所在的地方,这样的标语,涂画满村皆是。宣传队的同志们不断的发动群众,各村的民兵组织也建立了起来。

当然,在黎城整军的386旅也趁机征召了数目不详的新兵入伍,扩充了一下自己的编制。嗯,听说今年要组建一些新的作战旅了,队伍又要扩大了。

三月是个美好的季节,是个欣欣向荣的季节,是个征兵的季节,是万物复苏,动物们忙着……的季节。

所以,在这个季节里,咱们的宝贝兵工专家、战术研究专家、枪械设计大师、诗人、词曲作家胡长义同志,又欣然作曲一首,只为了宣传征兵工作。

这不,在老沟村的打谷场上,新来的文工队的队员,正在新搭起来的戏台上唱着歌。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哎哟,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东风那个吹的风车转那,满山花儿香啊,麦苗儿鲜……”

没错,这就是经典的《九九艳阳天》,胡长义给从原本世界带过来了。尽管这首歌的年龄都快赶得上他父母的年纪了,但这不妨碍这是一首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