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

廖时叙不自觉地摇了摇头。

阳光最烈的正午过去了,但盛夏里,哪怕是太阳落山气温也不低,更何况下午三点钟。不过看那女孩子的小麦肤色,大概是常常在太阳底下跑。

填志愿到录取通知书送上门,一切顺利。拿到通知书,妈妈秦眉打电话来,晚上去外面吃。

廖时叙爸妈工作忙,一家人能聚到一起吃饭的机会不多,尤其暑假,秦眉在医院倒还好,但是在教育部门工作的廖爸爸却正是忙的时候,一个暑假,廖时叙也没见到他爸几回。

为了照顾老人家的口味,选了中餐厅。包厢里,一家人边吃边聊。说起通知书,爷爷问秦眉:“小问她女儿的通知书来了没?”

“应该来了吧,今天太忙,没见着面,我没顾得上问。廖俊说问琳的女儿成绩还行,进南一中问题不大。虽说今年传的分数线要涨,这不是没涨多少么。”

“现在孩子读书也困难,别说没涨多少,哪怕差一分,这一分的赞助费都高的吓人,更何况想交赞助费进南一中的人也是挤破头,要是不想点办法,想交赞助费都没名额。”奶奶放下筷子,拿过旁边的果汁喝了一口。

秦眉笑了笑:“妈,这你不用担心,清清学习成绩不错,不用交赞助费。让廖俊帮忙,主要是因为她是异地考生。诶对了,你应该见着她了吧,看着挺聪明的丫头。”

“见过两回,出来买菜见着,随问琳的长相,眉清目秀,很灵气,嘴巴也甜,一口一个奶奶的叫,招人喜欢。上回见她还只有这么点,现在竟然这么大了。”奶奶说着也笑了,还比划着小孩子的身高。

“这都多少年了,你说的上次,那时候她应该也就三四岁。”秦眉解释说。

问琳的情况特殊,未婚生女,要保住工作少招惹闲话,小孩自然是不方便带在身边的。不过现在的风气不像从前那样,宽容了很多,东家长李家短的就算有人念叨,也不会随便给人扣作风问题的帽子。

家长谈话,廖时叙则专心致志地和一块鱼肉做斗争,金属的筷子把鱼肉都戳散了,他也没把鱼夹起来,秦眉嗔笑地摇摇头,熟练地往他碗里挟了一块鱼肉,他顺势问到:“问阿姨女儿来了?”

“来了。以后也在南一中读书,没准你们成同学。”

问药师是她妈妈秦眉的同事,也是爷爷以前带过的学生,一直在227医院工作,和爷爷奶奶同住医院的家属小区,三十来岁,是个单亲妈妈,有一个女儿,和他差不多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