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通识核物理学!

我的科学时代 仲渊2 2164 字 2022-12-01

赵忠尧微笑点头,身姿挺拔,步伐平稳且快速,提着公文包快速离去,看得出来他有急事

“核物理要搞核武器,离不开核物理的理论基础和支持,然而,对当前的我来说,从事核物理领域的学习研究还是太早了,一来我的物理水平和知识储备不足,二来时机不合适,三来民国环境不适合搞核物理研究,还是得去美国。’

余华望着赵忠尧这位中华核物理学奠基人离去的背影,轻声自语:“不过,通识选修核物理学倒是没有问题。”

1896,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观测到核变化,由此,一个新兴物理学分支诞生---核物理学。

作为一门诞生仅仅不到四十年的物理学科,核物理学是当前物理学的前沿热门领域,物理学家们已经意识到原子核内部蕴含的恐怖能量,并试图开发和掌握这股力量。

后世各种巨大杀伤力类型的核武器,原子弹,氢弹,三相弹,中子弹,电磁脉冲武器,贫铀弹和脏弹等等,其理论基础皆来自于核物理学。

当前核物理学发展的时间节点为赵忠尧发现正负电子对产生与湮灭,接下来将会建立静电粒子加速器,为原子核研究和原子核技术应用提供硬件基础,到了1938年12月左右,人类将会首次发现核裂变的存在,至此让核物理学研究进入大发展时期。

老实说,对于这门前沿尖端学科,余华暂时还没做好准备,他的学业水平和知识储备远远不够,加之当前时机也不合适。

核物理学是未来计划之中的中心支柱,至关重要,不过,余华还是想趁着全面抗战爆发前的窗口期,多为根据地提供应用于军事和工业领域的工程技术。

不过,通识选修课选择核物理学打打基础还是没问题的,毕竟,这可是跟着赵忠尧教授学习。

赵忠尧教授不仅是一名顶级物理学家,更是历史上最早意识到原子武器可怕之处的中华科学家,其学问水平之高,教一教自己这個大学生绰绰有余。

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通识选修课报核物理学。

偶遇赵忠尧教授,修改了一下当前计划内容,余华微微一笑,提着小箱复步而行,离开清华学堂,轻车熟路穿过校区,回到西院。

现如今,余华回西院就仿佛回家一样,自然且熟悉。

余华进门,厨房里便传来一阵忙碌的声音,穿过玄关,来到厨房口,只见师母吴筱元穿着围裙,正在灶头切菜。

“师母。”余华尊敬道。

“回来了?罗庚还在上课,让我今天早点做饭,说你要来。”

吴筱元听到喊声,转头见到余华,面露和蔼且温柔的微笑,轻声说道:“你师父可能还要半个小时才回来,等他回来开饭。”

“这几天学生在家里处理琐事,今天领了通知书,马上就到校报到了,师母,麻烦你过来一下,学生有事。”余华点了点头,说道

“什么事?小华。’

吴筱元听闻,有些疑惑,放下手中菜刀,朝余华而来。

余华提着小箱来到堂屋,师母吴筱元紧随其后,随即,整个人将小箱放在茶几桌面,打开盖子,露出里面红布包裹的大洋。

“小华,这笔钱你是从哪儿来的?”吴筱元见到小箱里面满满当当的大洋和红布,顿时吓了一跳,望向余华,有些不明所以。

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大洋。

“学生给学生的奖学金,每年五百大洋,这是第一学年的份额,总数四百九十块,学生之前预支十块去用了。师母,这笔钱学生留下一百大洋留作不时之需,其余数额交给您补贴家中用度。”余华面容认真且郑重,背脊挺直,向吴筱元作揖行礼,给出这箱银元的来由和安排。

吴筱元听到余华这番话,怔了一下,赶紧说道:“这如何使得?不可,小华,万分不可!

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这一箱子的大洋,其中大半用来补贴家用,仅留一百大洋以备不时之需。

这可是整整三百九十块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