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华经典款手扶拖拉机!

我的科学时代 仲渊2 1096 字 2022-12-01

22万吨焦煤。

工业原料总质量高达14万吨!

而且,这还只是钢铁厂的工业原料需求,硫酸厂和火药厂,都需要各种各样数以千吨和万吨为单位的工业原料需求。

以根据地现有交通运输工具,不可能承担如此庞大的运输总量。

如果无法解决交通体系和交通工具,根据地工业很难高速发展起来。

余华听到这两个问题,简单整理措辞,缓缓说道:“交通体系,学生认为应当建立神木矿场—炼钢厂和伊克昭盟—神木—榆林—延城的主干道路网,以水泥路为基础,采用多段施工方式,以大量人力和物力谋求短时间内建立一个交通体系雏形。”

关于交通和运输问题,他在很早之前就考虑过,建立以水泥路为基础的主干道路网,便是他的构思。

“怎么不选煤渣路?煤渣路的话,成本低廉,焦炭厂和火电厂每年可以提供大量的煤渣。”庄前鼎若有所思,轻轻点头,余华的想法与他大致相同,不过,他想的是用煤渣,而非水泥。

水泥路和煤渣路之间的成本,抛开人工和运输不计,水泥路仅比煤渣路贵三分之一左右。

“一是煤渣路对轮胎磨损很大,在没有解决人造橡胶且无法获取天然橡胶供应的情况下,选择水泥路更好,二是水泥路性价比高,寿命长,施工难度、后期维护和抗载荷性能等方面均优于煤渣路,煤渣路固然便宜,但长期效益不如水泥路。”

余华给出自己的理由:“三是可以趁此机会建立水泥工业,水泥即可修路,也可建房架桥,修筑碉堡工事。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摒弃煤渣,可以在农村和各个支线道路上铺设煤渣路。”

以水泥为主,以煤渣为辅,这是交通体系雏形的基础。

事实上,除开交通需求外,水泥在军事领域的用处更高。

“可以,我支持这个方案,运输方面怎么解决?”

庄前鼎教授不知何时已然取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和笔,记下余华给出的交通体系方案,记录完毕后,继续问道:“我认为可以研发卡车,以柴油动力为主,汽油机不适合陕北冬天的低温环境。”

话落,打开办公室房门,示意余华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