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

“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吃的比猪少,干的比牛多。”

事实上,康熙挺有皇帝的自觉,在和蕙宁卿卿我我一段时间之后,他其余的时间不是在批奏折,就是在宣见大臣商量事宜,忙忙碌碌个不停。

而康熙专注事业,蕙宁就有了空余的时间,闲极无聊的她不禁琢磨起了一件事。

同为董鄂氏的她的头上还顶着孝献皇后这个大雷。

根据蕙宁对孝献皇后的了解,这位亲戚妥妥一倒霉蛋,本来她好好的当着福晋,身后有董鄂氏撑腰,丈夫又对她体贴,可以说生活平静幸福,谁知道在入宫服侍孝庄皇后时到了血霉被顺治瞧上了。

这里说一下,清朝是奴隶制,皇家是最大的奴隶主,作为奴才的满蒙汉八旗的夫人定期要去皇宫服侍太后、皇后及其妃嫔,以此彰显皇帝对满蒙汉八旗的掌控。

所以说孝献皇后就是因为依循惯例去服侍孝庄皇后,而顺治起了心思,一番强取豪夺抢来了孝献皇后。

可是谁家正妻不当跑去做小妾,既不是活不下去了,又不是贪图富贵,何况董鄂氏是满族大姓,孝献皇后阿玛又是内大臣,称得上是位高权重,除非是脑袋进水了才将自己女儿往火坑里推。

当时顺治的后宫是蒙古女子的天下,蒙古后妃居高位,可以说谁家闺女进后宫都会被蒙古后妃压制的死死的,既如此没有利益,但凡是有点点爱女之心的大臣自是对顺治的后宫避之不及,唯恐折了个女儿进去却没讨到任何好处,反而惹了孝庄皇后的厌恶。

但是作为皇帝的顺治强要,连他的生母孝庄皇后都阻止不了,家族同样借不了力,作为一位弱女子的孝献皇后又什么办法呢?

于是顺治十三年,孝献皇后入宫,初封贤妃,仅仅一个月,顺治又晋升她为皇贵妃。

可惜晋升速度再快,孝献皇后名义上还是妾,嗯,合法小三。

解释一下,第一任博尔济吉特皇后被废和孝献皇后没有关系,没有关系,当时孝献皇后还没有入宫,纯粹是顺治讨厌第一任皇后,再明确一点就是,出于政治原因,他就是不愿意蒙古人当皇后。

而当上皇贵妃的孝献皇后智商在线,为了不连累她的阿玛和弟弟,以及亲族,她努力和众人处好关系,只要可以缓和关系,她什么都可以做,可谓是求生欲旺盛。

对待顺治,她兢兢业业,不愧对于顺治给予她的贤字封号,当顺治批阅奏折的时候,她总是提醒顺治仔细斟酌,不能疏忽。

同时她亲自安排饮食,对顺治斟酒倒茶,嘘寒问暖,有时候顺治批奏折到三更半夜,孝献皇后依然要陪在他的身侧,为他展卷研墨,侍奉汤茶。

总之,顺治的任何事情都要孝献皇后参与,孝献皇后如同母亲一样呵护着脾气暴躁的顺治小宝宝,给予他心灵上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