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

三福晋当即点头,废话,现在宫里宫外都传遍了,她怎么会不知道,而且在家里,三阿哥念叨了好几天,她想不知道也难。

蕙宁接着往下说:“皇上大概明年初就要去打噶尔丹,而现在已经十月份了,再过两个月皇上就不在宫里了,凭我一个人,没有皇上撑腰,如果这时候我和四妃争夺宫权,堂姐,这宫权你认为我拿的稳吗?”

三福晋眉头一皱,确实如此,但她还是不解,“那你可以等一等,没必要把宫权推给太子妃啊?”

因为蕙宁知道太子妃会在康熙36年即后年怀孕生子啊,先推出太子妃去和四妃争斗,而此时康熙出征肯定会将朝政交托给太子,前朝太子把控了,蕙宁又将后宫交给太子妃,太子能不鼎力支持自己的福晋吗?

而有了太子的支持,相比对上四妃,太子妃肯定底气十足。

等太子妃和四妃两败俱伤,正好太子妃怀孕了,没精力管理后宫,那时候蕙宁就可以出来捡漏了。

虽然蕙宁可能忽略了一个小小的问题,要是太子妃没在后年怀孕呢?

蕙宁当然有后手,等康熙打仗回来,正好可以接着执行康熙清洗包衣的计划,皇宫肯定要大清洗,到时候甭管是谁的人,通通换掉,蕙宁照样可以顺势接过宫权,因为那时候康熙定然信任不过太子妃,宫权当然要握在自己人手中,那么那时谁是康熙在后宫最信任的人呢?自然是蕙宁,而皇后管理后宫名正言顺,这不,兜兜转转,宫权最终还是回到蕙宁的手中。

这就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当然,这私底下的算计蕙宁这时候是不会和三福晋说的,她给出了另一个理由。

“堂姐,我也是没办法,这宫权实际上对我没什么用?你想想看,皇上一年到头在皇宫里住几天?”

三福晋沉默了。

“半年都没有哦!”为了让三福晋更明白,蕙宁特意细数康熙的行程,“皇上出行,我作为皇后必须要陪他一起出去,到时候皇宫的事务我是有心无力啊。”

这理由实在强大,三福晋一时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她抽抽嘴,确实如此,皇恩和宫权,当然是皇恩更重要,蕙宁选择陪同康熙是再正确不过,而出门在外康熙必定将宫权交给留在皇宫的四妃。

那还不如是太子妃,至少太子妃是晚辈,又年轻手段不够老练,在地位和孝道上,蕙宁拿捏得住太子妃。

明白了蕙宁的意思,三福晋有些羞愧,便说道:“你自己心里清楚就好,今天是堂姐多嘴,差点误了你,看来以后我还是少替你出馊主意。”

蕙宁连忙安慰三福晋,虽然三福晋的提议都没用,但是人家也是一番好心,如果不是亲近的人,谁会管你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