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亦有后人移山)

“是有太……姜侍郎的信送到太史局去了。”元宝一时还有点改不过口来。

姜沃接过来。

是师父李淳风的。

“多谢。”

然而坐在桌前要拆信的时候,姜沃心头忽然有一阵无法忽视的不安。

她一时竟然不敢拆此信。

直到王尚书处打发一位书令史过来,传达令她‘具书奏皇后’的公务安排时,姜沃才回神。

她索性带上已然写好的奏疏与李淳风的书信,往立政殿来。

皇帝与媚娘原在一处,听了此事皇帝笑道:“原来不是寻朕,而是要禀于皇后的内官职事?那姜卿单独回禀,由皇后决断吧。”

媚娘笑了笑,与姜沃一起来到后殿。

女医事从一开始,媚娘就深知——最开始,姜沃甚至是半夜把她惊醒,然后拉着她说了一夜,这印象实在深刻。

“好,等我看过后用印。”

媚娘从奏疏上抬起头来,却不禁问道:“你怎么了?”

旁人未必看得出,但媚娘很快就察觉,姜沃似乎有些极罕见的不安。

姜沃取出了李淳风的信,就在媚娘处慢慢拆开。

熟悉的笔迹。

映入眼中的第一句,便是:“袁师已然仙逝。”

夏日绵绵,蝉鸣原不绝于耳。

这一刻,姜沃却觉得很静,静的让人窒息,像是人忽然沉入水底,听不见岸上的声音。

片刻后,她才从这种窒息的安静中,缓慢而迟缓地听到媚娘唤她的声音。

她茫然回首:“武姐姐?”

媚娘也已经见信上之书,用力握住她的手,却不忍说节哀之词。

姜沃把剩下的信看完,心中愈痛。

原来,袁师父仙去并非现在,而是一年前——怪不得,李师父去岁来信,便已在蜀地。

媚娘从未见过姜沃眼中这般失去神采的时刻。

只见她木木然道:“是了,去岁,我还梦到了师父们,醒来便觉得怅然。”那时正是宸妃事后,太史局许多官员解官而去,她直接夜宿太史局忙公务的一段时日。

李淳风信上写的分明:去岁五月,袁天罡病重。但不令李淳风告知姜沃此事,只道她当时必处在艰难之中,不要再令她雪上加霜。

之后月余,袁天罡便溘然长逝,亦留下话,要一年后再告知姜沃。

李淳风遵行,于今岁书信方至长安。

“姐姐,其实我是有预感的——李师父为何忽然自关中入蜀,又为何这些时日不来信。”

“我只是不敢深想,更不敢起卦。”

当年她与袁天罡黔州作别,袁天罡已然说过‘此生师徒一场,至今已圆满’。

他们彼此都有预见,那便是最后一面了。

可事不到眼前,姜沃依旧不想去见,不肯去想。

媚娘一直关切担忧望着姜沃,见她眼底终于渐渐有了一丝神采。

不,不是神采,是泪光。

先是蓄在眼底,浅浅一层。

直到姜沃说出:“姐姐,我想与陛下告假数日,去阆中……”

“我应当还能赶上师父的周年祭礼。”

姜沃相送过后,回到师父墓前。

“不必绷得太紧。”

但至今为止,才撬动了一点点边缘,让她们成为了内廷女官,却依旧不能入朝。

“袁仙师仙逝事,我也是近来才知道。”两人偶有书信往来,谈论因果事。

因河道未结冰,可以走先帝贞观二十二年所修的京中与蜀地相通的‘斜古道水路’。[1]

所以,良种与高产量的农作物是必须的。

【指南】最先介绍是良种的必要性,以及人口陷阱——

“若是有良田良种,但是到不了百姓手中,也是无用的。”

其实他一直知道,父皇盼着天下百姓永无饥馁。

就不会熄灭。

姜沃只觉得眼底再次发热。

宛如晨钟敲响在耳畔,姜沃忍不住转头去看。

姜沃自拿到那本农作物指南后,这是第一回与人彻谈此事,索性敞开来,把她的困惑都一一道来。

更是要女子也能平等地走入并一同建立这无饥馁的世界。

马车停下,下来的人居然是李承乾。

李承乾点头:“自不会忘。”

六月初,姜沃素衣抵蜀地阆中。

一直自持于眼底的泪光,终于破碎。

是二凤皇帝所期盼的,众生无饥馁,华夏衣冠在。

如果依旧世家门阀林立,百姓们依旧会被迫卖田,成为他们的隐户,剩下的人就要承担更沉重的赋税。

姜沃不由抬头看着李承乾:这可不像是深居幽谷的大公子会主动问的话。

但相应的,她离眼前重重大山更近了。

只是今日之前,她一直觉得沉重如许,这般宏大之志,她做的完吗?

雉奴,他没有被世家栓住,他已经沿着父皇的路在走了。

果然,很快李承乾直白道:“是袁仙师在信中提及,太史令或许需要与我谈一谈。”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情。”

“确认了路,才能往前走。”

皇帝登基五年余,发生的事儿却极多,等姜沃说完,大半夜就过去了。

夏日清晨来的迅疾,从晓星现到天光大亮,只过了很短的一段时间。

暮色深沉中,她与坟茔相伴。

所以,她在火药之后,再也没有买其余的指南,而是一直攒到买了《农作物的活点地图》与能获取相应作物的《航海术》。

“正如父皇之后有雉奴,他之后,又会有他选定的继承此志者。”

她一路走至今,多承先人遗泽。

于良师坟茔前,姜沃闭上眼,静视己心。

姜沃很快想起,当日李承乾离开昭陵时,皇帝曾与专门护送李承乾的亲卫说过,若是兄长到了蜀地后想出来走走,只管随行相护就是。

人口是不能超过农业发展水平的,这是很朴素的能量守恒——有多少粮食,就能养活多少人。

但正因为读过,才令她知道,没有那么简单。

但,指南又指出,只有高产的良种也是不够的。

但现在,她不再担心和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