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知青齐聚

搭不搭灶台的,就涉及到她们是否要单独开火了。

童圆圆好奇问道:“现在住后院的这几位知青同志搭灶台了吗?”

魏如兰手里苹果啃完了,在旁搭腔道:“我的房间倒是搭了个小灶台,不过,铁锅可不容易买,只买了个瓦罐当锅,偶尔开次火,大部分时候还是和前院一起吃的。”

前院的大锅饭,大部分时候都是没什么油水的,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肉。

条件好到住得起单人宿舍的,谁身上没带点好东西,肯定想偶尔开开小灶。

但在村里下地实在太累了,天天下工回来都要自己做饭也很麻烦。

魏如兰继续道:“翟知青、姜知青屋里也都搭了小灶台,他们都是自己单独开火的。”

童圆圆看向沈若娇:“有个灶台是方便点。”

沈若娇说道:“那我和童知青也都搭灶台吧,麻烦大队长帮忙找人。”

兰花婶道:“搭灶台,我家铁生和大柱就会啊,不用找别人,找我就行。”

芳婶道:“不就是搭灶台吗,谁家不会似的,我家的也会。”

另外两个大婶:“就是就是。”“换我家的来,一个小灶台,两小时就能搭好。”

最后,还是刘二鹏看不过眼,训道:“阿芳,秀芬,你们家的男人儿子最近不是都在砖窑上干活?下工后哪还有力气给人知青搭灶台。”

他没好气道:“这事,就交给兰花家和春红家的办吧。”

兰花婶和春红婶一副就该如此的模样。

芳婶和秀芬婶则是不乐意的撇撇嘴。

在砖窑累死累活一天到晚也才拿十到十二个公分。

干两个小时的轻省活,就能从知青手里拿到不少好东西,它不香吗?

不过,大队长都发话了,她们也不敢再说什么。

刘二鹏看向沈若娇和童圆圆:“我们云溪大队生活比别的生产大队要好过一些,是因为我们村里靠北山那边有个青砖窑,你们知青来我们大队下乡,也算是村里的一份子,别的地方想买砖,可是需要批条子的,你们搭灶台要是想用青砖来做,我可以给你们特批一点。”

反正搭个灶台,也用不了多少砖。

搭灶台,能用青砖肯定比土坯的好。

刘二鹏告知两人,下午可以去村委会那边领村里给新知青发的安置粮,还有什么缺的东西,可以和村里人换,或是到公社的供销社去买。

休息一天半,后天开始正式下地。

说完,刘二鹏就走了。

沈若娇请兰花婶和芳婶帮忙打扫一下她选中的正房。

秀芬婶和春红婶则是帮童圆圆打扫。

行李就放先放在后院院子的正中央,大家随时都能看到的地方,没人敢乱翻。

沈若娇和童圆圆则是跟着李秋虹,先出去吃饭了。

何嘉树、高富贵、王平更快放好了行李,已经在吃着了。

好在,他们在男组长张大旺的要求下,吃之前,先用干净的碗筷把饭菜给沈若娇和童圆圆分出来一份。

伙食算不上好,一碗很稀的碴子粥,还有一个三合面的窝窝头,搭配小半盘的炒青菜和炒黄瓜,还有一点酸豆角。

都是没什么油水的那种。

男知青也是一样的份额,也就是窝窝头的个头略大一些。

李秋虹说道:“这一顿是我们前院的老知青还有后院魏知青一起凑的粮,不是多好的东西,但乡下就是这么个条件。”

沈若娇也不嫌弃吃食简陋,这年头,很多人都是吃不饱的,能把自己的粮食分给他们这些新来的,已经很不错了。

童圆圆也不是不懂事的人。

两人端着粥碗就吃了起来。

不得不说,这大碴子粥,是真的刺嗓子,不怎么好吃。

窝窝头也是。

但沈若娇全都吃干净了。

“这个酸豆角很好吃诶,爽口开胃,是你们自己做的,还是和村里老乡换的?”沈若娇是真的觉得酸豆角做得很不错。

李秋虹:“我自己做的,你喜欢吃,我回头给你送点。”

沈若娇也不客气:“好呀,我拿东西和你换。”

童圆圆现在是什么都向沈若娇学习:“啊,我也要换!”

李秋虹好笑道:“放心吧,少不了你的份。”

沈若娇:“灶台搭好前,我和圆圆先和你们搭伙,可以吗?”

李秋虹点头:“没问题。”

等吃完午饭,快速洗好碗,两人回后院。

童圆圆说道:“我觉得,秋虹姐人还挺好的,晚饭,我想拿两根腊肠出来……就当感谢他们为我们准备的午饭了。”

沈若娇:“嗯,那我也拿一块八两的腊肉吧。”

不光是为了还中午吃的粮食,她们刚来的这天,捡柴火、挑水、做饭等等,全都没参与。

当然,这些加起来,也换不到一块腊肉。

只是沈若娇不想占人便宜,宁愿多还点。

不过,她也不会傻到一直给人占便宜就是了。

后院房间里。

几位婶子手脚麻利,很快就把房间打扫得比较干净了,满是落灰的炕在打扫后还用水擦了三次,连屋顶的蛛网都用竹竿绑上扫把弄掉了。

沈若娇分别给了兰花婶和芳婶各十二颗水果硬糖,这是她和童圆圆提前商量好的报酬数额。

这年头,水果硬糖一分钱一颗,十二颗就是一毛二,几位婶子只是帮忙干了一个多小时的活,这个谢礼绝对不少了。

许多城里最底层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才十几块工钱呢。

当然,这个数也没有多到会让人把她们当成冤大头的程度。

两位婶子喜滋滋地收了糖。

芳婶收了糖就先走了,下午上工的时间快到了。

兰花婶稍慢了一些,说道:“沈知青,你需要的灶台,我让你铁生叔和大柱哥,下午下工吃过晚饭就拿工具过来。”

“对了,如果沈知青你需要炕柜、桌椅、木盆之类的,或是竹编的竹席、背篓、菜篮……可以找我家隔壁的王老三换,他和他儿子都是木匠,编织的东西也是我们村里做工最好的。”

这年头,私下的买卖是不被允许的,明面上只能说换。

但只要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给钱买也没什么。

云溪村,姓王、刘的人最多,前些年大逃荒,迁来的外姓人也有不少,比如会计聂山一家,就是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