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还乡祭祖

上坟其实用不了多大排场,排场是摆给原来那些看不上她们母子的那些族人看的。

母亲的想法也许很好笑,但是这却也提醒了杨怀仁,无论是谁坐在龙椅上,有人拿孝义做文章,是真的天皇老子都得给开通行证的。

于是杨怀仁当了侯爷之后,第一份上表的奏折,便是要还乡祭祖。

奏折这种高级的应用文,杨怀仁也没写过,于是请了府里的管家来代笔,杨怀仁这才发现府里现在是人才济济。

一句还乡祭祖,四个字的正文内容,被态度极其认真的管家给洋洋洒洒整出近万字来。

开头便是称赞官家和太皇太后多么牛逼多么圣明,反正只要不是大宋的皇帝,赵煦都能给比下去,太皇太后被吹得更过分,就差说她活泥巴捏小人造出了人类,还有凭借几块彩色小石头把天上的大窟窿给补了。

杨怀仁觉得这开头的部分,太夸张,其实他们最圣明之处,应该是慧眼识珠,知人善用,把杨怀仁封了侯爷。

可管家说人家都这么写,杨怀仁也只好看他继续在那吹,仿佛人家吹了个十万斤的大肥牛,你才吹个九万斤的,你就不会说话了一般。

牛都吹死了,接下来是显摆文采,从三皇五帝一路说下来,自古以来的孝顺孩子挨个捋了一遍,中间还穿插各种孝义的感人小故事,就这么又水了四五千字。

杨怀仁简直对管家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要是穿越到后世去写小说,准是个白金大神级别的。

直到最后,才说微臣感恩戴德,要回乡祭祖,遥告九泉之下的先父,请官家准行。

一句话的事能把整个古代历史给捋上一遍,这就不是人才了,这简直就是天才。

杨怀仁很满意,赏了管家一块银饼子,只是署了名,便准备呈上去给官家看看。

一开始他还害怕这奏折都这么写,官家看到他的奏折指不定得到啥时候了,没想到只过了一天,就来了道圣旨,还是赵煦的亲自手写的中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