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杨府危机(下)

赵奎回道,“听闻杨侯爷在西边惹上了麻烦事,深陷危机之中,我家王爷仰慕杨侯爷厨艺已久,故派小底来府上拜谒,一来表示慰问,二来愿意行雪中送炭之举。”

何之韵说,“濮王爷高义,果然名不虚传。不知濮王爷要如何雪中送炭呢?”

赵奎小眼睛滴溜一转,这才想起如今不是自己有求于人,而是杨府上下有求于他家濮王,于是放松了姿态,笑着答道,“夫人可知今日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争论不休是何故?”

他故作神秘地顿了顿,却不等旁人接话,自己继续说道,“从西边来的边报,虽然说得同一件事,可说法又有所不同。

永兴军路的边报说的是杨侯爷闯下了大祸,反倒是秦凤路的边报说杨侯爷是被人利用的。

侯爷身在的环州通远军的军报,同样也为侯爷开脱,说的是西夏人进犯咱们大宋,是早有预谋的,而侯爷的事情,也是被人栽赃嫁祸而已。

朝堂上那些当官的老爷们,看到三份不同的边报,难道就不怀疑这里边的问题吗?”

何之韵虽然从赵頵哪里了解到了这些信息,可起先也没有细想,现在听赵奎这么意味深长的说出来,似乎被点醒了。

西夏人这两年一直就觊觎大宋的西北之地,一场战争是在所难免的,只不过是早早晚晚的事情。

而杨怀仁所谓毒杀西夏权相梁乙逋之子梁乙檀的事情,也不过是一个导火索而已,确切的说,杨怀仁确实是被人利用了充作了替罪羊。

这一点朝堂上那些大佬们不傻,自然看得出来,只不过那些主和的一派,想通过牺牲杨怀仁来息事宁人,然后再许以西夏一些经济上的利益,从而避免如今和平的假想被打破了罢了。

而主战的一派,只不过是愿意面对现实,他们之中大多数人虽然知道杨怀仁无辜,可对于杨怀仁的生死,其实也不怎么关心。

政治或许就是如此,各方有各方的利益需要维护,杨怀仁被夹在中间,其实也不过是一枚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