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9章:水军将领(下)

最让杨怀仁有信心用两万人战胜交趾国十万军队的,还是因为杨怀仁有火药武器。

在经历了去年剿匪的试验之后,根据火药武器的使用情况,风神卫内的工匠们又对火药武器做出了优化和改进。

眼下的大炮射程更远,威力也更大,虽然和后世的大炮还不是一回事,威力也没法比拟,但在这个冷兵器时代,有了大炮就已经是逆天的存在了。

新式的炮弹射程又有了不少的提升,如今可以打到一千步之外,也就是大约七百多米的距离。

如果不考虑炮弹的爆炸效果最大化,可以打到一千五百步的距离,但因为炮弹的不稳定,超出一千步之后,炮弹随时都会爆炸,要精准杀敌似乎不太靠谱。

不过这也足够了,一匹马全速奔跑的速度大概是三百到四百米的距离每分钟,也就是说,现在最好的骑兵想要破坏炮兵阵地,起码需要两分钟的时间。

而这两分钟,一门炮足够发射四发炮弹了,骑兵再勇猛,遇上炮弹也只能是炮灰而已。

不过因为炮身的铸造工艺不成熟,如今杨怀仁也只打造了不到一百门炮。

杨怀仁有时候也幻想自己是个冶炼或者材料专家,能懂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如果是这样,大宋就能有足够的大炮,根本不用怕什么契丹人或者女真人。

但现实是这个时代有些事真的做不到,冶铁技术和铸造技术都达不到,只能尽量造出一些山寨货来凑合用。

另外火药的提纯精炼也远远不及后世,就说气化硫分流提纯技术,就可以大大提高火药的纯度和爆炸威力,但现在是在没有可行的方法做到,光强度密封容器就造不出来。

不论是廉先生的弟子们还是那些工匠们,都已经用了他们最大的能力来做这件事,可以说是殚精竭虑不眠不休了,有如今的成就和这些东西产生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杨怀仁还是知足的,事情也从来不可能像想象里那么完美,能用上火药,他就已经非常满意了。

三名水军主将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杨怀仁觉得他们凑在一起倒是刚刚好。

有正统的统帅,有喜欢玩阴谋算计的,有冲锋陷阵的,这样的搭配也正好可以发挥他们的长处,弥补各自的短处。

杨怀仁对他们的态度是一样的,吴监军看待他们却有些不同,对于将门出身的史云和徐泾,吴监军总是下意识的高看一眼。

而对于泥腿子出身又曾经当过海盗的彭保,吴大人的眼神就有些阴沉了。

黄公公倒是能一视同仁,因为在整个武德军中,除了杨怀仁之外,其他人在他眼里估计都是一个样,粗鲁的军汉而已。

彭保是有自知之明的,水军里另外两位同僚是什么出身他也知道,他自然没法跟人家比,不过彭保觉得王爷给了他改过自新的机会,他也不必在意那些文官监军是如何看他的。

将来上战场,他自然会用战功来为自己赢得应该有的尊重,也为他背后的整个家族赢得尊重。

杨怀仁很喜欢,也很欣赏他的这种态度,和彭保一样,史云也是个憋着劲盼着上战场的。

不过他想打仗和彭保的目的不同,彭保想洗刷自己身上的耻辱,为自己和家族赢得荣耀,而史云的家族本来就很荣耀了,他也没兴趣做锦上添花的事情。

他的想法很简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嘛,听到交趾人时不时侵扰大宋岭南边地的事情之后,他就忍不了了,发誓要给交趾人的颜色看看。

说起来水军成立后真正系统的训练的时间加起来也才半年,不过三位将军都是练兵的能手,如今的水军已经有了精锐之师的样子,这也是杨怀仁对他们三人非常满意的原因之一。

最后一批战船也即将下水,最后的安装工作也用不了几天。

如今武德军水军即将拥有两艘六千料的超级大战船,四艘三千料的大战船,八艘一千五百料的中性战船。

加上其余十几艘艘从其他造船厂定制的一千料的后勤补给船只,满员出征的话,可以带上两万四五千人南下交趾。

刨去后勤的三到四千士卒的话,能作战的将士也能超过两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