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5章:管事杨忠

后来西夏灭国,杨忠原来的主人只带着财富和家人逃走了,像他这样的伙计和家仆之类的人便没了依靠。

杨忠本来在西夏就属于卖身的状态,从小就是孤儿,没有家没有田地,也没有家人。

战乱中为了活下来,他只能靠讨饭勉强活着,后来正好遇上杨家的管事在当地招有经验的伙计,他便去报名。

杨家管事一开始觉得一个乞丐来应聘还挺奇怪的,后来听说了他的经历,可怜他的命运,加上他又是汉人,还做过伙计有不少经验,便把他留了下来。

杨忠原来也不姓杨,以前是跟着党项主人的姓氏,后来在杨家的贸易行里当伙计,也便顺势改了姓氏跟着姓杨。

对他来说,自己本来的姓氏早已经不清楚了,与其姓党项人的怪姓氏,肯定不如姓汉人的姓氏来的舒服。

杨忠有以前经商经验,他在语言上又有不小的天赋,懂得汉、党项、契丹、蒙古,甚至还有西域的一些语言,所以很快便得到了杨家的重用,逐渐成了一个重要的管事。

这次听说了杨怀仁从蒙古诸部收羊毛的任务,杨忠便自动请缨,和其他几个管事负责深入大草原去联络各个部族,他便是负责联络耶褚古的管事。

到目前为止,他的任务都完成的非常出色,耶褚古部非常主动参与进来,而且答应了他让各个部族的牧民亲自负责押送羊毛的事情。

这个思路最初就是他提出来的,如果是自己人负责运送,需要的人手太多,那么多人进入辽国境内,太容易引起契丹人的怀疑了。

所以他建议只是派出十几个管事,分头去联系各个部族,和那些大族长们谈判,并且负责和管着他们的契丹官员打交道。

宋朝的货物从来在契丹人眼里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像杨忠就是给负责管理耶褚古部的某位契丹官员送上了一些上等的茶叶和精美的银器,便让他同意了蒙古人卖羊毛的事情。

运送羊毛的途中他也全城跟随,一是为了带路,二是保证这些羊毛的品质能达到要求,同时也保证牧民在运送羊毛的过程中,不会因为疏漏导致羊毛受潮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