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页

山渐青[校对版] 何昊远 1347 字 2023-03-15

他本是王安石门下,反叛出来后为天下人不耻,新旧两党不容,最后郁郁而终;

也正因为这样,人人都得再三斟酌之后,才会选择站队,若想到地方上去逛几圈,就拉起自己的一群班底根本不可能,那就只有自己慢慢培养了。

怎么培养?没有同年关系,咱还可以搞搞师生关系嘛!

想到这,许清淡淡笑道:“岳父大人,国以农为本,然则司农寺贴出招贤榜,举国选才,到如今招到农桑方面有一技之长的读书人,不过十三人;

“这对大宋的农业发展极为不利,而目前司农寺有许多研究项目,这些项目不是一时能完成的,所以小婿想建议朝廷,准许司农寺每年招收百名孤儿入研发司,由研发司人员带学,为朝廷培养更多农桑方面的人才。”

晏殊刚端起茶杯,听了许清这话不由一怔,许清在司农寺搞什么杂交水稻、嫁接作物、以及收集各类物种整理研究,这些他自然知道。

若真有他所描绘的前景,则研发司确实需要培训更多的专业人才,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晏殊自然不会反对。

“此事你可先与陛下沟通,然后在朝会上提出来。”

有了晏殊这话,许清心中大定,接着说道:“岳父大人,小婿在术数及统筹方面有些造诣,前翻去太学,发现太学里的算学比较粗浅……”

这个许清倒不是胡言乱语,前世好歹也混到大学毕业,论经史子集不行,但数学方面,绝对敢在太学里横着走。

这年头注重的是诗词经学,太学里虽然也有明算科,但地位差得太远,引不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没有太高深的理论,前世高中的数学知识就足已在太学当个教授了。

明算科的人将来做不了高官也不要紧,许清缺的就是最底层的支持,而且只要把课程弄得生动一点,照样能吸引到进士科、明经科的学生来兼修自己的算学。

总之能兼上个师生关系那就行了,只要自己不倒,这些人将来一定会认到自己门下。

晏殊想不到他不做则已,一做就是多管齐下,他有些不放心地问道:“你在明算方面果真学有所成?”

“岳父大人放心,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小婿不会拿此事当儿戏的。”

“老夫一个人放心有何用?这事得朝野都对你放心才行,想进太学,你就得先证明你确实有这个能力,否则让老夫如何帮你说话?”

“岳父大人说的是,其实这事不难,小婿会在京华时报上开个专栏,专门探讨术数之学,同时去太学找教授们切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