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嘿嘿,成了,奶奶的,老四这个混球果然就是个贪功的小人,这回咋不提拉上咱一起上本了?妈的,等你小子跟老大斗起来,咱也就可以躲一边看热闹了,呵,管你们谁能赢,只要尔等想要大作面世,还非得找老子印书不可,呵呵,老子等着收钱就成了,哈哈,爽!眼瞅着李泰不告而别,李贞心里头可是爽坏了,至少眼前的难关总算是暂时度过去了,至于那帮子夺嫡党的死活,李贞压根儿就没放在心上。

贞观七年三月初五,越王李泰上本章,言明大唐疆界辽阔,然地理山川不明,于治国不利,请求撰写《括地志》,即按都督府和州县建置划分,博采经传地志,旁求故志旧闻,详载各政区建置沿革及山川、物产、古迹,风俗、人物、掌故等,以资治国之大用。上大悦,传诏准李泰所奏之事,允许李泰在王府置文学馆,得以自引学士,编撰该书,所需一切由卫尉供帐,光禄司供给饮食,并准李泰调阅各州县地志,调动各地人手,务求尽善尽美。

贞观七年三月初六,太子李承乾上本,自请主持治典一事,上准之,着太子领衔,由弘文馆主办治典一案,同样由卫尉供帐,光禄司供给饮食。

贞观七年三月初七,帝下诏:蜀王李恪躬俭贤良,着由益州大都督转齐州都督(今山东济南),令其之官,调理地方。

至此,一场轰动朝野的三皇子治典之争算是落下了帷幕,太子、越王各有所得,算是皆大欢喜,若是从势力扩张来说,应是越王拔得了头筹,毕竟身为亲王而能开文馆招揽学士的,有唐以来也就李世民为秦王时有过这等的荣耀,越王李泰的名声立时大起,士人蜂拥而投不说,便是朝中权贵子弟也奔走其门下,一时间门庭若市,与太子分庭抗礼之势隐隐然已成。

三皇子中最倒霉的就是蜀王李恪,不但没争到编撰之职,反倒被赶出京城,之官去了……按唐制,满十四岁就得之官,现如今李恪年已十五,早过了该之官的年限,这时节让他去之官,道理上是说得通的,可实际上李恪却是被贬了,无他,之官虽是唐制,可却不是必然,当然,只有深受圣宠的皇子才能不之官,李恪原本很是受宠,始终就没之过官,可现如今治典一事刚罢便被勒令之官,摆明了就是失宠了罢。

兄弟们谁输谁赢对于李贞来说都一个样,他压根儿就懒得多过问,只求老爷子不找他麻烦便是,现如今“燕记商号”的生意逐步走上了正轨,财源滚滚而来之时治典之事也平息了下来,李贞倒也乐得逍遥,不过还有件事始终萦绕在李贞的心中……李靖的兵法!

第27章 秘密武器

李靖之能耐是不肖说的强,文武双全,其文能安邦,武可定国,一身武功更是高明到了极点,只不过比起他的兵法造诣来说,这些玩意儿却又算得不得什么了,古之十大名将的头衔可不是那么容易能戴得上的,李贞看重的也正是此点……说实在的,李贞之所以刻苦攻读儒学,并不是真儿个为了成就一番学问,除了是为日后混迹上流社会营造一些资本之外,更重要的是讨李靖的欢心,其目的就在于让李靖教他兵法韬略,只可惜这个愿望的实现貌似遥遥无期,真令李贞烦得够呛。

明求、暗示,李贞可都试过了,小手段用了一套又一套,除了耍无赖没用之外,其它常规招式玩了个遍,其结果依旧是没戏,老李同志要么是保持沉默,要么是转移话题,再不然就是不咸不淡地来上一句没啥子营养的话……时候不到!

时候不到?嘿,那倒也是,就咱这会儿八岁不到的年纪,要想学习兵法是早了点,可咱是谁?咱可是神童加天才来着,算上前世的阅历,咱本钱早他妈的足够了不是?等?再等下去,黄花菜只怕都凉了!再说了,这兵法之道不从小学起,哪能真儿个地成大事,咱倒不指望着啥子青史留名的,总得捞上几回仗打对不?好歹也对得起咱辛辛苦苦穿越一回的,不成,咱怎么着也得将老爷子骗倒不可!再一次遭到李老爷子婉拒的李贞可真是无奈得很,一放了学,也没心思去工场里转转,领着老九李治径自回了“庆春园”,也没管李治在后花园里如何折腾,自个儿溜回了房,独自一人躺在床上生着闷气儿。

“殿下,您该用午膳了。”正当李贞想得出神之际,刘德全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低声说道。

吃饭,奶奶的,生死事小,吃饭事大,跟谁过不去都不能跟自个儿的肚皮过不去!李贞尽自心里头烦得很,可还是一骨碌起了身,挥了下手道:“端上来罢,本王就在这里用好了。”

饭菜算不得丰富,也就是三菜一汤而已,不过却全都是好东西来着……相思笋扣肉、翡翠牛肉、鹿脯炖鲍鱼干,外带一碗笋尖三丝汤,看着就能让人食欲大起,先不说材料好,那做工也是上上之选,无他,李贞好吃,有了钱便让人花高价将万花楼的几名大厨挖了过来,专门在庆春园里管午膳,还别说,那饭菜香得没边了,不单李贞自个儿吃得爽利,老九李治也顿顿都赖在庆春园的,连回宫用午膳都不乐意,打秋风都打成习惯了。

李贞今儿个心情不怎么爽,连带胃口也差了许多,拿起了竹筷子,愣愣地扫了眼桌上的饭菜,随口问道:“刘公公,老九用了没?”

“回王爷的话,晋王殿下一早就用了,这会儿已回房休息去了。”刘德全低眉顺目地回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