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页

寺内寿一欣喜的叫道:“太好了,没想到第七集团军竟然停下了脚步,这下我们就有时间来从容对付来自北边的桂系军队和中央军了。”

一旁石原莞尔仿佛也松了一口气,叹息道:“看来上天还是站在大日本帝国这边的,我早就说过,支那人是最擅长内斗的民族,只要他们内斗起来我们具有机会了。司令官阁下,看来,苏瑞对我皇军发动攻击后以蒋为首的中央军坐不住了,他们生怕苏瑞占领了江西后地盘太大以至于会威胁到他的统治所在在半路杀了出来。而看到这样的情形苏瑞也不甘心,他也不愿意为蒋做嫁衣裳,所以才停住了进攻的步伐。”

寺内寿一连连点头:“哟西,石原君的分析很正确,支那人确实是一个最擅长内斗的民族了,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来。那么石原君,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

石原莞尔从榻榻米上站了起来在屋内走了几步,沉思了一会后才说道:“司令官阁下,我们现在最应当做的就是赶紧向大本营发出建议,命令华北方面军对第五战区发动一次大规模的佯攻,如有必要也可以把佯攻变为真的进攻,务必要让第五战区顾此失彼,我就不相信,抽调了这么多部队加入到江西战场,第五战区还能有余力对我们发动大规模进攻。而且,最重要的是要让大本营赶紧向华中方面增兵,否则即便是击退了第五战区的攻势,可单凭两个师团是阻止不料第七集团军的攻势的。”

“嗯,石原君说的有道理。”寺内寿一点了点头后才长叹道:“实在是支那太大了,我们的在华兵力还是远远不够啊!看来我有时间我还得给天皇上一封奏折,请求陛下再次扩兵才行。”

寺内寿一的话说得不无道理,随着侵华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在华兵力的不足愈发的彰显出来。

截至一九三九年年底,日本在华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八十五万(这里指主力作战师团)。这些兵力乍看起来很是不少,但是对于日本已经占领的数百万平放公里的土地来说却是太少了。在华的日军将领天天对大本营嚷着增兵,否则就很难保证维系在华的统治,到了这时,日本对华战争的恶果已经开始露出了苗头。

第四百二十五章 苏俄的反应

看到寺内寿一感慨在华兵力的不足,石原莞尔虽然也有同感,但他却有不同的意见。

他在一旁说道:“司令官阁下,现在在华的兵力固然是不足,但是我认为无节制的往华夏增添兵力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大日本帝国的国力是有限的,无节制的战争只能拖垮我们的国力。”

听了石原莞尔的话,寺内寿一沉默了,他身为日本高层,对于日本的现状自然了解。截至一九三九年底,日本的军事开支,不包括兵器费,已经达到了二十余亿日元,每人平均负担二十多元,这个数目已经开始让日本国民感到了压力。

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在今年也给大本营递交了一份报告,在报告中他指出:长期持久的战争,对日本帝国有百害而无一利,小规模作战根本无法解决华夏问题,报告的最后,冈村引用华夏《孙子兵法》中关于作战一节,说明速战速决的重要性。

但是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受到德国占领波兰的刺激,此时的日本想减小战争规模的想法根本无法实现,实际情况是,日本政府的减小战争规模的想法只能是水中花井中月。尤其是苏瑞的崛起,使得日本的损失比起另一个时空的损失要大了好几倍,因此即便是整天喊着自己是亚洲第一军事强国的日本现在也感到了吃力,而这个吃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财政上。

原本自从一九三一年日本占领东三省以后,靠着从东三省疯狂掠夺而来的资源,国内的民众生活已经是日渐提高,但自从一九三七年华夏和日本的全面战争开始后,日本的经济不但停止了提升,而且还有了快速下滑的趋势,国内民众的不满也渐渐的体现出来,虽然这个问题还不是很严重,但一些例如石原莞尔、冈村宁次等有远见的人已经逐渐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会议室里沉默了良久,寺内寿一才说道:“好了,国内的问题还轮不到我们去操心,那是大藏省的官员们应该考虑的事情,我们是军人,现在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要考虑如何将第七集团军和支那中央军赶出江西,否则要是让支那人占领了江西,那么支那人可就要切断我们和十一军的联系,届时要是五战区一发力,再将十一军和华北方面军的联系切断……”

说到这里,寺内寿一就仿佛感到一股寒风从心底涌起,整个人都不寒而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