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页

不过这些土地却是不可节省,因为此时的复汉军的军饷并不算很高,主要是按照官职等级来给饷,最低的士兵每月银两也才一两银子,虽然说吃穿用度都无需花费,可跟绿营比起来都算是少的。

除非往上面再升一升,到了排长级别时,每月的饷银就有三两,到了连长级别每月是五两,至于营长级别是一个分水线,每月的饷银一下子涨到了十五两,团长级别则是四十两,而目前复汉军当中的师长一级别的饷银高达八十两。

不过这也是因为军饷田的缘故,凡是若是服役超过十年或者战死者,便赠田十亩,这大大激发了一些贫苦汉子的热情,他们在战场上悍不畏死,甚至许多人受伤后更是主动寻死,原因很简单,复汉军中规定,若是负伤者退伍,仅给田五亩,若是战死者,才给田十亩。

就是这五亩的差距,让许多汉子为之牺牲,这件事宁渝也有所知晓,可是却难以改动,因为这个规则捍卫的是死者的权力,如果负伤者也能得田十亩,肯定会有许多人主动负伤然后远离战场,这于复汉军的根基不利。

捍卫这个规则的也不仅仅只是复汉军的高层,而是全体从上到下的所有官兵,原因也很简单,大家伙心里敞亮,明白如果没有复汉军,没有大都督,这个田地谁都不会有,那么就必须要打胜仗,也需要去死人,那么这个规则就是捍卫所有人权利的规则。

在目前的复汉军当中,规则的力量已经开始从雏鹰营学员身上传递到其他人的身上,这让整个军队的风气大为不同,这也是当初宁渝要求将雏鹰营分散开来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培养战术能力,也是为了培养精神风貌。

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东进?

康熙六十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天下大乱,先后有汉王、楚王及中兴王并起,对于宁渝而言,他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掌握更多的地盘,扩充复汉军的实力,才能降低变乱带来的阵容。

在打完关键的长沙一战后,宁渝在长沙进行了短暂的休整,直到六月二十五,才开始进行了新的战略部署,这也是征南都督府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的中高层军官列席会议。

三个师几十名团级以上的军官,挤在一间不甚宽大的屋子里,他们是目前的征南都督府的核心力量,也都是复汉军的后起之秀,就如同他们的上官宁渝一般,这只军官队伍的平均年龄甚至不到三十岁,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年轻气盛。

“根据楚王府命令,我征南军正式成立,由征南大都督府统辖第一师和第二师以及独立第一师,合计人员两万八千人。目前主要的战略规划方向是湖南、江西以及安徽一带。”董策捧着一本册子,一本正经念道。

“根据大都督府令,主力第一师进攻酆陵,消灭剩下的两广清军,随后东进江西,牵制查弼纳的十万清军,令其不敢放心西进。”

宁渝挥手打断了董策,“我军要尽可能利用运动战术来牵制对方,而不是去跟查弼纳的十万清军硬碰硬,这一战不比长沙,彼时我军有进无退,此时却大可不必,尽量在运动中拉扯查弼纳,我军人少,他们人多,可不能干吃亏的买卖。”

“谨遵大都督令。”众人齐声答道,他们已经很熟悉宁渝的做事方式,如果需要讨论商量的问题,宁渝往往会征询大家的想法,如果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么就只有执行,无需讨论。

运动战对于此时的复汉军并非难以想象的战术,特别是复汉军第一师汇聚了全军的精英,连排级别的军官都是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因此有这个条件可以实施更为灵活的战术,以此牵制清军。

董策继续道:“根据大都督府令,主力第二师将会沿着湘潭、新化以及沅州西进,继而拿下整个湘西,在此阶段务必谨慎行事,以乾州、凤凰为线,至于云贵川等地,暂且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