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页

宁忠源此时一脸微笑地望着郑先,轻声道:“致斋,为何适才一直闷闷不乐?”

郑先脸上带着几分苦笑,心里明白今天这一关怕是很难过去了,当下便跪在了地上,闷声闷气道:“启禀王上,臣只是看到了眼前这一幕,心里不胜感怀罢了。”

“哦?致斋难道不高兴吗?”

宁忠源眼神微微眯了起来,他的脸上虽然还带着笑容,可是语气里却有些阴沉。

郑先连忙趴在地上,高声道:“臣心里感怀的是,当今天下战乱纷飞,百姓离乱,更有暴清残民,小民苦不堪言,若非楚王起兵反清,救百姓于水火,如今岂有我汉家江山?”

一番吹捧之词并不能改变什么,郑先很快就抛出了戏肉,“只是臣以为,我复汉军想要更进一步,就需得不拘一格提拔人才……臣昏聩无能,难以委以重任,还望楚王明察。”

宁忠源听完这话却是脸色大变,连忙过去扶起跪在地上的郑先,低声道:“致斋,何至于此?孤昔日倡义之时,若非你们悍然相助,复汉军又岂会有今日?致斋如今年不过五十,将来还大有可为,岂能此时激流勇退?”

一旁的程远芝看到了眼前这一幕,笑道:“王上,致斋有此感叹,想来也是天命已至。”

郑先脸上也带着几分惶恐之色,眼中含泪:“王上,我复汉军有今日着实不易,臣以为此时当以国事为先,若是将来能够克定中原,臣也就心满意足了。”

“既然如此,那孤也不再强求,只是家国一体,万事忧心,将来若是到了国事危亡之刻,致斋可不能袖手旁观啊……”

宁忠源脸上带着微笑,这番话自然是客套罢了,若是真到了危急时刻,郑家反而是最危险的了。

一场大宴,众人皆饮酒过度,便各自昏昏沉沉睡在了珞珈台上,而武昌城内的枪声也都渐渐停息了下来,超过数十家士绅大族全部被抄家,上千人被复汉军的士兵押解出城,还有数十人被关押在了影子的地牢当中。

一场针对复汉军内部士绅大族的清洗,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快结束了,其中郑家也因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除了郑先辞去在政事堂的差事以外在军中和政事堂的郑家子弟,这一次都被取消了官职,责令回到复汉军政务大学和讲武堂重新学习,其实也是相当于被闲置起来了。

当然对于武昌城内的百姓而言,这一次的变乱虽然感觉有些惊吓,可是并没有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反倒是一些平日里耀武扬威的士绅大族,却消失了踪影,而他们的府邸上也留下了一个大大的封条。

内忧外患既定,宁渝上位的日子也就摆上了日程,在宁忠源已经跟崔万采和宁忠景透过风的前提下,文人们也就开始了自己的传统艺能——劝进。

虽说这劝进已经玩过了一次,可上次确实是时机未到,宁忠源出于种种考虑之下,顶住了诱惑,可是这一次是真的不一样了,毕竟连皇帝人选都给换了,而宁渝是真正的要做皇帝了。